“特供酒”灌醉了谁?
燃气换表事关民生,岂能如此敷衍?
做好小事,熬过难事,静成大事
幸福的人生,需要这三种心态
横冲直撞的“暴骑团”当休矣
下一篇4 2024年4月22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特供酒”灌醉了谁?

练洪洋
打假 朱慧卿/漫画
 

近日,浙江台州公安机关破获了一起特大制售假酒案,查扣“特供”“专供”等假酒20余种1300余箱。标上“××局专用酒”“××宾馆接待用酒”等字样,一瓶成本四五十元的白酒便摇身一变,成了所谓“特供”“专供”酒,卖出几十倍的价格。

“特供酒”阴魂不散,可叹者三。一者,“特供”值千金。一斤15元左右的散装白酒,贴上“特供”“专供”之后,立马变成2000元左右的“高档酒”。二者,谋财兼害命。来路不明的散装酒,堪称白酒界的“地沟油”,食安风险不言而喻,购买、饮用这种酒真是破财又伤身。三者,装睡叫不醒。“特供酒”打假,媒体追了十年以上,有些人就是不相信,在上当受骗的路上一往无前。

“特供”为何暗流汹涌、屡堵屡决?至少有三重成因。

该死的路径依赖。“特供酒”是造假者凭空捏造出来的吗?非也。在业界公认的“白酒黄金十年(2003-2012年)”期间,标着“专用”“特制”“定制”之类的白酒比比皆是。直至2013年,有关方面明令禁止生产、标注“特供”“专供”白酒之后,情况才好起来。尽管如此,仍然有一些人坚信,许多酒厂并没有停止生产、标注这种白酒,只不过手段更隐蔽而已。

浓烈的特权思想。在某些人看来,特权就是一块臭豆腐——在别人手上,闻着臭;在自己嘴中,嚼着香。个别人对“特供酒”趋之若鹜,就是看中一个“特”字——普通人买不到,他可以弄到手,证明他与众不同,特别有门路、有办法;老百姓喝不着,他能常喝常有,说明他特别有身份、有能力。

隐蔽的虚荣效应。造假者正是摸透了一些人的心理,借“特供”之名,营造出高档、神秘、稀有、尊贵、高人一等的氛围感,满足一些消费者畸形的虚荣心。

酒不醉人人自醉,为了面子活受罪,非“特”不喝者,真是傻到家了。没有买卖,就没有伤害,假酒自然就没有了市场,在打击、抵制“特供酒”上,行政执法部门固然要雷厉风行、除恶务尽,消费者何尝不需要反思与警惕?

 
下一篇4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