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害便是一种成全
包河
春行黄山王家富
渔家傲·水泥路
西安城墙的古韵
沁园春·庐江赋(外一首) 
写尽繁花万树春
下一篇4 2024年4月16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伤害便是一种成全

周彪
 

人类社会存在一种悖论,你本意是想为难别人,甚至加害别人,结果不但没有难住人、害到人,反而最后成全了人。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事与愿违。

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从哲学角度来看,矛盾是相互转化的,好与坏不是一成不变的,正如老子所言:“祸兮福所倚 ,福兮祸所伏。”春秋战国时期,秦国通过商鞅变法,国力、军力都日益强大起来了,对此,韩国统治集团十分忧虑,认为秦国的强大必然会东伐各国,韩国也难以幸免。于是,韩国上层决定采用“疲秦计划”,利用水利专家郑国赴秦游说,说服秦王兴修水利对秦国的重要性,目的是想借凿渠灌溉的名义,大量消耗削弱秦国国力,使秦国无力投入作战,破坏秦国东伐计划。这个计谋实施了一半,被秦国识破,秦王大怒要杀郑国,以解心头之恨!后来秦王转念一想,何不让郑国带罪立功,把剩余工程全部修好呢?在郑国的带领下,又经过十多年的修建,郑国渠终于完工,成为著名的水利工程。不仅没有使秦国伤筋动骨、国力不济,反而为秦国农田灌溉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秦国国力更加强大了!

伤害最容易激起受害人的拼搏意志,从而义无反顾,孤注一掷获得新生。看看史学大师司马迁在《报任安书》里是怎么说的:“盖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在这里我不能不再加一例:“司马迁宫,故有《史记》!”古今成大事者,多半是受到严重的伤害而后发愤努力。

伤害可以促使受害者反躬自省,改过自新,完善自我。我们自己不一定清楚自己身上存在的弱点;身边的亲人多半看你身上的优点,从感情上来说,很难看到你身上致命弱点;周围的朋友碍于面子,通常不会直截了当地指出你的弱点。而对手却不同,他们恰恰是抓住你自身存在的弱点,抑或是利用你身上存在的弱点,攻击、伤害你,从而在众人面前搞臭你,在领导面前搞垮你,让你从此失去成功的机会。聪明人正好可以利用这样的机会,反躬自省,改正缺点,完善自我,使自己的人格修养更上一层楼。

伤害促人走向成熟。人性中有一种恶,叫做你穷困僚倒时别人瞧不起,你富有时必遭人嫉恨,除非你让他高攀不起,让他只有仰望的份,否则,伤害就不可避免。当你明白这个道理,你已经走在了成熟的道路上。民间有一句俗话:“在父母羽翼下生活的孩子永远长不大。”啥意思呢?就是说一个人长期依靠父母的保护,永远成熟不了。《增广贤文》有诗云:“未曾清贫难成人,不经打击老天真。自古英雄出炼狱,从来富贵入凡尘。”打击促人成长,伤害使人走向成熟,人生没有白走的路。

 
下一篇4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