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是在吃饭的时候被拍的,当时没多想,但是不知道会被发到网上。”3月24日,家住陕西省西安市的李女士向记者反映,最近家里的两位老人在一家餐馆用餐时被店家拍下视频,之后店家又在老人不知情的情况下将视频发到短视频平台上,这让他们感觉很恼火。最终,在李女士多次沟通后,店家删除了视频。(3月25日《工人日报》)
在数字化时代,线上线下消费场景的融合已成为趋势。商家为了吸引更多客流,纷纷将线下消费实况以短视频或直播的形式展现给网络上的潜在消费者。然而,这种新型营销手段的背后,却隐藏着对消费者权益的潜在侵犯。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商家和主播对于消费者的隐私权保护持有一种漠视甚至是轻视的态度。他们认为,在公开环境下拍摄并不构成侵权,或者即使构成侵权,也只是小事一桩。这种心态反映出的是对法律的无知和对消费者权益的漠视。事实上,无论是在实体店还是在网络上,消费者的隐私权都同样受到法律的保护。未经消费者同意就擅自拍摄并发布其肖像、行为等信息,已经触犯了法律的红线。
面对这种情况,消费者应该积极维护自己的权益。当发现自己的隐私被侵犯时,要及时与商家沟通并要求其删除相关视频或内容。如果商家不予配合,消费者可以向有关部门投诉或寻求法律援助。同时,消费者也应该提高自己的法律意识和隐私保护意识,在消费时留意商家的拍摄行为,并主动提出自己的意见和要求。
商家则应该加强自律和法律意识的培养。在进行网络直播或视频拍摄时,要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道德规范,尊重消费者的隐私权和肖像权。同时,商家也应该积极探索更加合法、合规、合理的营销方式,通过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来吸引消费者,而不是通过侵犯消费者权益的方式来达到营销目的。
保护消费者权益是商业活动的底线。商家要始终将消费者的权益放在首位,而消费者也应该积极维护自己的权益,只有齐心协力才能营造一个公平、透明、和谐的消费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