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不好找、标注不清晰、易除抹脱落……近日,有读者反映,很多食品药品包装上的生产日期不好找,老人看起来更费劲。今年的全国两会上,亦有人大代表建议,“进一步规范食品标签,统一标注方式,让消费者特别是更多老年人能够找得到、看得清。”与此同时,记者调查发现,由于部分预包装食品的生产日期印得不牢固,为篡改生产日期留下可乘之机,给食品安全带来隐患。(3月18日《北京晚报》)
现在的消费者越来越重视食品药品的健康和安全问题,所以在购买食品药品过程中,会习惯性地先去看看商品的生产日期,然后再对照一下保质期,避免买到临期商品。因为不管是食品还是药品,如果买到了临期产品,一时之间又吃不完、用不完的话,就可能造成浪费。更加重要的是,如果没有注意商品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导致误食已经过了保质期的食品药品,则可能对身体健康乃至生命安全带来威胁和伤害。
然而很多消费者发现,部分食品药品,要想找到生产日期,还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其一,一些商品虽然标注生产日期“见瓶身”“见封口”“见包装”,但是等你真想找到它们的时候,却难上加难,因为这些生产日期的标注,不是字体太小,就是采用和包装差不多的颜色,形同隐身,难以发现;其二,很多商品的生产日期采用的是喷墨方式打印上去的,而这种字体很容易被抹掉、擦掉,消费者自然找不到;其三,有些商品会被好几件捆绑在一起销售,导致商品包装上的生产日期被有意无意地遮盖掉了,消费者无法看到。
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一些商品的生产日期很容易被涂抹掉,那么也就意味着其很容易被不法分子钻空子,对商品的生产日期进行篡改,导致把临期或已经过期的商品卖给消费者。
要想终结部分食品、药品在生产日期标注方面的乱象,既需要食品企业严格遵守有关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标准,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同时,国家有关部门也要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引导督促食品企业诚信守法经营,依法依规标注食品药品生产日期信息,而不能继续“犹抱琵琶半遮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