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气温多变,不少人开始“乱穿衣”。俗话说:“春捂秋冻,不生杂病。”其意思是劝人们春天不要急于脱掉棉衣,秋天也不要刚见冷就穿得太多,适当地捂一点或冻一点,对于身体健康是有好处的。但需要注意的是,“春捂”要有度,捂错反伤身,捂和冻都要掌握好度,不可过度追求。 春捂到底应该怎么“捂”?春捂要护好哪里?春捂要“捂”到什么时候?一起看看本期健康周刊带来的春捂攻略。
为什么要春捂
从中医养生的角度讲,“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春捂是顺应春天阳气生发的需要,可以更好地保护身体的阳气。
从气温角度讲,初春时节,乍暖还寒,气温变化较大,如果过早脱掉厚衣服,可能会使身体受寒、诱发疾病。
具体来说,春捂的益处有以下几点:
1.有利于调节人体的恒定温度
因为无论季节如何变化,人的体温总要保持在37度左右,人体保持恒定的温度一是靠血管的收缩和皮肤的出汗来调节,二是靠增减衣服来维持。
如果过早地减掉衣服,就会破坏人体恒定温度的调节,影响身体健康。
2.春捂有利于抵御风寒
人体也同自然界一样,在春天开始复苏,原先处于“冬眠”的皮肤细胞开始活跃起来,毛孔张开。这时当冷风袭来时,就能长驱直入,使人感到寒冷。
3.春捂有利于适应季节的变化
在初春时节,经常有寒流和强冷空气南下,导致气温急剧下降。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捂”着点儿,就很难适应这种冷暖的变化,许多人甚至可能会患感冒、气管炎、关节炎等疾病。
春捂应该怎么“捂”
“捂”的程度应以自身感觉温暖又不出汗为宜。
如果“捂”时不觉得咽干舌燥,身体也不出汗,即便气温稍高,也不必急着减衣。
如果觉得“捂”后身体出汗,则要早点换装,不然捂出了汗反而容易受风着凉。
春捂要捂到什么时候?
春捂要坚守“815”原则,即:
当昼夜温差大于8℃以上时,需要“捂”。
当气温连续几天保持在15℃以上时,就不需要“捂”了。
春捂要捂好这三处
春捂并不是简单的“多穿衣服”,“捂”的位置也很重要。以下三处要格外注意:
1.颈项部
颈项部有风池穴和风府穴,是容易中风邪的地方。保护好颈项部,可以避免风邪侵袭,建议根据温度戴好围巾、帽子。
2.腹部
主要是捂肚脐,肚脐又叫神阙穴,温暖此处可鼓舞脾胃阳气,特别是一些胃部怕冷、爱腹泻的人,要特别注意肚脐部位的保暖。
3.膝足部
都说“寒从脚下生”,所以膝足部的保暖也尤为重要,春捂穿衣可遵循“下厚上薄”的原则,秋裤先别着急脱。
哪些人群不适合春捂
哪些人群不适合春捂
春捂的原则更多适用于平时体质虚弱的年轻人、抵抗力较弱的老年人、久病之人以及儿童。
老年人: 体内产生的热量较低,且循环系统已经不如年轻人,所以容易受“倒春寒”的刺激,需要春捂。
儿童:如果过早地给儿童脱掉棉衣或穿得太少,一旦遇到气温下降,儿童很难适应,容易患感冒、急性扁桃体炎、支气管炎、肺炎等疾病。
女性:初春季节,因着凉引发痛经、功能性子宫出血等妇科疾病的女性明显增多,因此,女性也需要春捂。
青壮年男性:尤其是那些体质偏于燥热、阴虚或湿热的人群,春捂就不一定适合了。
不仅要“捂”还可以多揉
春季养生,不仅要“捂”,还可以多揉搓穴位部位,起到保健作用。
1.养脾胃 可揉揉足三里穴。按揉时小腿略向前伸,食指放在足三里穴上,中指压在食指上,两指一并用力,按揉足三里穴1分钟。
2.疏肝气 可推搓两肋,即双手按腋下,顺肋骨间隙推搓至胸前两手接触时返回,来回推搓30次,以双肋处有温热感为佳。
3.活肾水 可热搓腰部。腰为肾之府,先将两手对搓至手心热后,分别放在腰部两侧,手掌贴着皮肤,上下按摩腰部,直到有温热感为止,每次约200下。
除了春捂还要注意调养
中医认为,防病如御敌。春捂只是被动防御,要想防疾健身,还必须从春天开始加强身体锻炼,增强机体的适应能力和抗病能力,同时还要讲究科学饮食和起居。
饮食上要注意调养肝气去春火,应该多吃甘淡食物,如黑米、豆类及其制品;蔬菜有菠菜、韭菜、芹菜、油菜和胡萝卜等;果品有栗子、红枣、枸杞和菠萝等。除了春捂有度与药石调理外,还需调养精神,制怒养肝,以防“春火萌动”。
两款祛湿健脾养生药膳
金橘山药小米粥
【原料】:金橘20g、鲜山药100g、小米50g、白糖15g。
【做法】:先将金橘洗净后切片备用;山药去皮后切片,再与金橘片及淘洗干净的小米一同入砂锅中,然后加入适量清水,先用大火煮沸,再改用小火熬成稠粥,最后加入白糖即可。
【功效】:山药味甘,性平,归肺、脾、肾经,可健脾,补肺,固肾,益精。小米味甘、咸,性凉,归肾、脾、胃经,可和中,益肾,除热,解毒。金橘味甘、苦,性微寒,归肝、脾、肺经,可舒肝和胃,解郁散结。
芡实薏苡排骨汤
【原料】:排骨500克、芡实30克、莲子20克、薏苡仁30克、陈皮5克、姜1块。
【做法】:芡实、薏苡仁、莲子在清水中浸泡30分钟,排骨剁小块后焯水;将所有材料倒进砂锅,加清水,大火煮开后转小火炖2小时,出锅时放盐调味。
【功效】:芡实、莲子健脾益肾;薏苡仁健脾祛湿;陈皮行气开胃。
资料来源:CCTV生活圈 养生中国 科普中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