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需要52.1元,就能还原逝去亲人的容貌并和ta聊天。”生成式AI技术的发展浪潮之下,用AI“复活”逝去的人,已经发展成了一门生意。在一些电商平台上,有不少做AI“复活”生意的商家。在某电商平台,AI“复活”的商品标价从几元、几十元到上百元乃至数千元不等。(3月10日《法治日报》)
所谓AI“复活”逝者,即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将逝去亲人的文字描述、图片、视频和声音资料输入AI算法模型,从而模拟生成一个数字形象,具备逝者的性格、记忆、图像、视频和声音。
在生成式AI技术风起云涌的时代,用AI“复活”逝去的亲人似乎成了一种新的情感寄托方式。然而,这种看似能够弥补情感缺憾的技术,实则提醒我们,真正的孝行应当及时,贵在珍惜当下,而不是依赖虚拟世界的幻象。
AI“复活”亲人的概念,听起来颇具吸引力。通过输入逝者的文字描述、图片和视频,AI算法能够模拟生成一个数字形象,仿佛亲人又回到了我们身边。然而,这种技术终究只是冰冷的机器产物,无法替代真实的情感交流和陪伴。它只能作为一种短暂的慰藉,却无法真正填补我们内心的空虚。
更重要的是,过度依赖AI“复活”亲人可能会让我们失去面对现实的勇气。人生充满了离别和失去,这是我们无法避免的一部分。面对亲人的离世,我们应该学会接受和放下,而不是试图用技术来逃避现实,这很容易让人沉迷。更要深刻认识到的是,真正的孝行,应该是及时关爱和陪伴亲人,让他们在生前感受到我们的爱和温暖,而不是在现代技术里的自怨自艾和迷失。
还要注意到的是,AI“复活”技术也存在诸多法律和伦理问题。尽管一些商家宣称能够提供此类服务,但必须意识到的是,这种技术可能侵犯了逝者的隐私权和肖像权。同时,如果不加以规范,这种技术还可能被用于不法行为,如诈骗等。因此,我们在选择使用这类技术时,必须保持警惕,选择正规机构,并了解相关法律法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