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天瑜学述》
何晓明/著
本书作者、湖北大学何晓明教授追随冯天瑜先生学习和治学四十余年,并曾和冯先生合作著书(《中华文化史》《张之洞评传》),对冯先生的学术经历和治学精神有较为深入的了解。本书从冯天瑜先生少年时代起笔,以时间为序,较为系统地论述了冯先生问学的经历,重点介绍了其从《孔丘教育思想批判》到《中华元典精神》、从《 “封建”考论》到《中国文化生成史》等一部部著作的问世过程,对冯先生的学术交游、治学理路和方法、人格风范等都有所呈现,是我们了解冯天瑜先生学术人生的一部很好的参考书。
《城乡中国的教育》
柯春晖/著
教育是什么? 这个看似不言自明的问题,本质上却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城乡中国的教育》从这个问题出发,回首一百多年来中国城乡关系持续而深刻的变化。是关注中国城乡教育的问题之书,展现中国城乡教育理念和实践的纪实之书,探索中国城乡教育往何处去的思考之书。
《水润华夏大长江》
蓝勇/著
本书作者蓝勇现为西南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所长、西南历史地理研究中心主任、教授。本书聚焦长江,梳理了这条中华民族母亲河的方方面面,涉及长江的地质历史、文明起源和千古兴衰,梳理了长江流域的人才、城市、饮食、民俗、交通、支流等等,最后从比较的视野讨论了长江文明在中华文明和世界文明中的定位,堪称一部关于长江的小型百科全书,带给读者以丰富的历史地理知识和文明、文化感悟。
《四十年,四十人:“茅奖”作家作品观澜(1982—2022)》
梁鸿鹰/主编
中国当代文坛一批观察者、监督者、维护者和捍卫者,立足当下文学现场,兼顾当今文坛和当代读者的需要,以当今的文学眼光、文学发展观对1982年至2022年四十年来茅奖获奖作家作品进行回顾总结,再阐释、再研究、再筛选。评论文章兼具中西视野,运用新研究方法,实事求是、理念鲜活、知常明变、守正创新,为茅奖获奖作家作品的经典化和中国当代文学经典的建构提供了全新的视角。
《塞巴斯蒂安日记:1935—1944,法西斯年代》
[罗马尼亚] 米哈伊尔·塞巴斯蒂安/著
这首先是一部罗马尼亚知识分子的日记,时间跨越十年,其间整个世界都被二战的阴霾笼罩,身为生活在欧洲的犹太人,可想而知本书作者米哈伊尔·塞巴斯蒂安经历了怎样的忧虑、压抑、纠结,而这些,在这本厚厚的个人化文本中有着充分体现。
《我们遗忘的一切:重走父亲逃亡之路》
[德]克里斯蒂安娜·霍夫曼/著,王毅民/译
本书作者克里斯蒂安娜·霍夫曼的父母均系二战后被驱逐至西德的德裔难民,背井离乡颠沛流离的变故发生时,她的父亲还是儿童,时隔75年后,作者决定沿着父亲当年的逃亡路线重走一遍——她沿途的见闻、父辈的记忆碎片、当年亲历者的口述交织在一起,从历史到现实,个人遭遇与时代背景下的群体命运起伏,构成这部非虚构佳作历史的纵深感与强烈的戏剧性。
《未经删节》
[英]戴安娜·阿西尔/著,曾嵘/译
戴安娜·阿西尔是职业生涯与厄普代克、奈保尔、阿特伍德这些英美文坛的“大人物”产生关联的英国资深出版人、文学编辑,有着非凡文学审美眼光与敏锐出版视角,本书是她退休后忆及曾经的职业生涯写下的所思所感。精短的篇幅下道尽一位职场女性对所从事这份工作的理解,以及经历的甘苦。
《酵母演义:真菌如何塑造人类文明》
[英]尼古拉斯·P.莫尼/著,林凤鸣/译
我们或多或少知道,早在数千年前,酵母就曾帮助人类酿酒、制作面包……深刻影响了人类早期文明。但我们恐怕不太了解,直到19世纪,作为微生物的酵母才真正被发现。在那之后,酵母成为了生命科学研究中最重要的模式生物之一,在生物学实验中扮演重要角色。
《我的童年是游戏》
王泉根/著
评论家王泉根的童年回忆散文。作品描写了20世纪50年代浙东曹娥江边的一个小镇的各种童年游戏,是一个时代的童年“老照片”,“踢脚班班”唱儿歌、“朝官巡美”“打茄麦”、筑好水坝盖房子等童年游戏,充满童趣和时代社会的印迹。虽然是学者的散文,但作者深知真情感和真生命的体验是散文的核心与灵魂。
《老奶奶捡到了十二只小老虎猫》
彭懿/著,田宇/绘
相爱的老爷爷和老奶奶为什么十年不说话?怪树林里可怕又可怜的大老虎猫如何找回失散十年的孩子?在老虎猫森林这一现实与想象之境的交织点,现实与想象发生交融和碰撞,形成了这部图画书中更为丰盈的叙事空间。故事的跌宕起伏和悬念感、节奏感,又符合儿童的游戏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