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杨善竑: 完善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 促进人口高质量发展
安徽代表团团组会议对媒体开放
下一篇4 2024年3月7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全国人大代表杨善竑: 完善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 促进人口高质量发展

记者 徐越蔷
 

星报讯 2024全国两会于3月4日开幕,全国人大代表、阜阳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杨善竑告诉记者,会前她结合自己所在的工作领域,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精心准备了多份关于保障民生方面的建议,比如完善生育政策保障、缓解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拓展多元综合养老模式等。

强化“一老一幼”健康服务

近年来,全国人口出生率呈现逐年下降态势。杨善竑表示,根据基层情况分析,主要存在主动生育意愿不强、成本客观因素制约等问题,“一些地方虽然出台了生育补偿政策,但多为一次性奖励,补偿力度无法打消育龄青年顾虑,婴幼儿抚育难题未能得到根本解决”。

对此,杨善竑建议国家卫生健康委会同有关部门,进一步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强化“一老一幼”健康服务,完善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促进人口高质量发展。

“综合考虑各地实际情况,建立生育补贴制度指导性意见,加大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在完善生育保障、减轻养育负担、降低教育成本等方面加大财政支持。”杨善竑建议,完善托育服务供给,积极推进托育(托班)、幼儿园教育一体化,提升托育服务数量和质量。支持设区市以及县级政府制定计划,逐步提高普惠托育机构运营补贴或对入托家庭给予适当补助。

与此同时,加强妇幼健康服务。支持市、县两级妇幼保健机构标准化建设,落实出生缺陷三级预防措施,构建涵盖婚前、孕前、孕期、新生儿和儿童各阶段的出生缺陷防治网络,保障出生人口素质。加强人类辅助生殖技术服务能力建设,提升不孕不育诊治技术和服务水平。

“另外还要强化老年健康服务。”她还建议,支持各地加快建设老年医学科、老年医院、护理院、康复医院“一科三院”,完善医疗卫生机构适老化的医疗设施,向高龄、重病、失能失智老年人提供医养结合服务,健全老年健康支撑体系。

新质生产力与教育发展双向驱动

新质生产力成为当下发展热点,作为一名曾经深耕教育战线的全国人大代表,杨善竑认为,新质生产力与教育发展有着双向驱动的内在关系。“一方面,新质生产力引发教育理念、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规模、教育组织形式和教育治理的系统性变革;另一方面,教育可以通过促进劳动力再生产、科技创新、理念更新升级等提升新质生产力。”

新质生产力以科技创新为内核,以产业为载体。杨善竑表示,完整的产业链既要有“高精尖”的头部,同时也需要基础的中部和下部,因此新质生产力的形成不仅需要布局好研究型大学,也要布局好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职业院校。

职业教育如何结合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提升人才综合素质和能力?她介绍说,应以产业需求为导向,推进普通高校、职业院校深度交流融合,建立和完善适应产业发展需求的理论学习和技能培训体系,培养一批既掌握新兴技术、又了解现实生产运作的复合型人才,形成产学研深度融合、完整连续的人才培养新体系。

打通学校、企业、科研院所的壁垒,探索职业院校深度参与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的模式,不断完善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的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培养生态。在推动学科交叉融合上下功夫,通过多学科集成攻关,在支撑引领制造业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发展的过程中发现和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加快形成与新质生产力相匹配相适切的人才培养模式。

 
下一篇4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