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物业准入退出机制 力解群众“关键小事”
合肥市严把行政规范性文件“三关”
打造优质肉牛供应基地 为长三角需求做出安徽贡献
合肥空港保税物流中心加速“起飞”
合肥开放共享城市绿地253万平方米
我省出台开发区企业投资工业项目“标准地”工作指引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4年3月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全国政协委员聂磊:
打造优质肉牛供应基地 为长三角需求做出安徽贡献

记者 张亚琴 文/图
 

星报讯 “长三角地区是国内肉牛消费最活跃、等级最高、消费产品最多样化的区域,牛肉市场需求规模大,每年有近60万吨的牛肉缺口。作为长三角地区重要一员,安徽肉牛产业发展应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加快打造长三角优质肉牛生产加工供应基地,为保障长三角地区肉牛需求做出安徽贡献。”在说起今年的提案时,全国政协委员、安徽省政协常委、安徽省工商联专职副主席聂磊提出了关于长三角一体化支持安徽肉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一些看法。

在过去的一年里,聂磊积极履行政协委员的职责,他深入基层,参与了很多活动和调研。在调研中,他发现,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而肉牛产业附加值高、产业链长、带动力强,是乡村产业中最具优势、最具潜力、最具带动力的产业。可是长三角地区三省一市在养殖用地、环保等政策上存在差异,缺乏区域性肉牛产业规划统筹协调肉牛产业发展,肉牛产业链各环节也有待进一步对接。而安徽本地肉牛品种多样,本地黄牛品种有大别山牛、皖南牛等,但每个品种存栏量较少,没有系统的遗传改良规划和有计划的选种选配。此外,安徽肉牛产业的发展还面临人才短缺的问题。

因而,在深入调查研究基础上,他认为:“要制定长三角区域肉牛产业发展统一规划,强化顶层设计,统筹规划肉牛产业布局,合理配置资源,在财政、税收、金融等方面给予支持,支持安徽打造长三角优质肉牛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形成区域协同发展的良好格局。”

聂磊说,共同加快以个体有效追溯为主要手段的牛肉安全体系、防疫体系建设也是必须的。“通过电子耳标推广使用,建立每头牛不脱落、唯一的芯片标识码:建立牛肉安全追溯和防疫追溯体系,实现从养殖到餐桌的食品安全。”在强化科创合作方面,鼓励支持区域间科研院所与相关企业产学研合作,围绕肉牛饲料、良种繁育、精深加工、疫病防控等环节,组织实施攻关项目,对关键共性技术开展攻关,推动肉牛产业的技术创新和升级。组织实施畜牧兽医人才联合培养计划,加快壮大肉牛人才队伍。“我觉得,长三角区域应形成合力,搭建区域性交流合作平台,共同加强本区域肉牛品种遗传改良规划的建设,同时加大肉牛品种资源保护力度和品种培育力度,加快本区域肉牛繁育体系建设,进行联合育种攻关,从品种特点、遗传基础、遗传规划等方面共同研究制定适合本地特点的肉牛品种保护和培育政策,连续支持、培育我省优良品种,开发独具特色的产品、品牌。”

 
3上一篇  下一篇4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