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易被癌细胞盯上的 7 个饮食习惯
2024年2月2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容易被癌细胞盯上的 7 个饮食习惯
快看看你有没有中招?
蔡富根/整理
 

癌症是怎么得的?这是很多人都关心的问题。众所周知,癌症发病不是某个单一因素,而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所谓多因素,包括遗传因素(内因)、环境因素(外因),而环境因素可不只是指通常我们所说的空气质量大气环境,而是泛指各种外因,包括物理因素、化学因素、生物因素,生活方式和饮食因素等。

癌症与饮食有着怎样的关系?怎样的吃法最容易致癌?本期健康问诊带你一起了解,容易被癌细胞盯上的7个饮食习惯,快看看你中招没有?从今天开始,大家一起来注意饮食习惯吧。

致癌物的等级划分有哪几类?

1类致癌物:对人为确定致癌物。

2A类致癌物:对人很可能致癌,此类致癌物对人致癌性证据有限,对实验动物致癌性证据充分。

2B类致癌物:对人可能致癌,此类致癌物对人致癌性证据有限,对实验动物致癌性证据并不充分;或对人类致癌性证据不足,对实验动物致癌性证据充分。

被癌细胞盯上的7个饮食习惯

吸烟喝酒,错上加错

烟酒均为1类致癌物。烟草包括吸烟、吸二手烟、无烟烟草以及各种烟草制品等;酒精包括所有含酒精的饮料饮品,与酒精饮料摄入有关的乙醛、含酒精饮料中的乙醇。

烟草中含有上千种有害化学物质,其中能直接引起癌症的就有几十种之多。吸烟是肺癌最重要的危险因素之一,这已经被大量的研究和事实所证明。吸烟还会增加口腔咽喉癌、食管癌、胃癌、膀胱癌、肾癌、乳腺癌等多种癌症的风险。

喝酒同样增加癌症风险。世界卫生组织曾发布癌症监控报告指出“要重视饮食,关注酒精在致癌中的作用”,告诫人们酒会致癌。

饮酒与吸烟有协同致癌效应。吸烟又酗酒,错上加错,风险叠加。

无肉不欢,“欢”出癌症

红肉(摄入)为2A类致癌物;加工肉类(摄入)为1类致癌物。红肉指的是在烹饪前呈现出红色的肉,具体来说猪肉、牛肉、羊肉、鹿肉、兔肉等,大多数哺乳动物的肉是红肉,含很高的饱和脂肪。相对应的是白肉,指肌肉纤维细腻,脂肪含量较低,做熟之前呈现出来的颜色通常是浅色(白色)的肉类,比如鸡鸭鹅肉,鱼虾贝蟹等非哺乳动物的肉。

世界卫生组织下属的癌症研究机构将红肉归在2A类致癌物清单中,嗜食红肉增加大肠癌等风险。

红肉和白肉的营养成分和营养价值不一样,不能简单地用白肉来替代红肉,红肉也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红肉可以吃,但要适当控制量,不要嗜食。

炸烤腌咸,“香”出癌症

烧烤熏制食品不完全燃烧产生的化学物质比如苯并[α]芘为1类致癌物;中国式咸鱼为1类致癌物;油炸,高温排放为2A类致癌物;传统亚洲腌菜为2B类致癌物。

这类食物含致癌物,比如苯并芘、丙烯酰胺、亚硝基化合物等,增加多种癌症特别是消化道癌症的风险。偶尔吃一下过过嘴瘾也许问题不大,但建议尽量不吃。

高盐饮食还会破坏胃黏膜屏障,增加胃癌风险。

过期霉变,“毒”出癌症

黄曲霉毒素为1类致癌物。由于储存不当或过期,食物容易发生霉变,这类霉变过期食物中含某些真菌及其代谢物,比如黄曲霉毒素,能将硝酸盐还原成亚硝酸盐,并促进亚硝胺的合成,增加患癌风险,比如肝癌。

烫饮烫食,“烫”出癌症

65℃以上的热饮(饮用)为2A类致癌物。

烫食(超过65℃以上),容易烫伤食管黏膜,一旦形成习惯,食管黏膜反复受损伤刺激,发生慢性食管炎,最终会增加食管癌等的风险。

喜食槟榔,“嚼”出癌症

槟榔(槟榔果、含烟草或不含烟草的槟榔嚼块)为1类致癌物。

槟榔为什么会致癌?槟榔较硬,咀嚼过程中可能会机械性损伤口腔黏膜,这种损伤累积下来,时间一长会导致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这是一种癌前病变,有可能转变为口腔癌;同时槟榔里的某些化学物质经咀嚼后,可能会形成亚硝基(一种明确的致癌化合物)。除了口腔癌,嚼食槟榔也与咽癌、喉癌、食管癌等的发生有一定相关性。

暴饮暴食,“食”出癌症

不良的饮食习惯也是重要的致癌危险因素。

有的人吃东西狼吞虎咽、暴饮暴食,不细嚼慢咽,有可能损伤消化道黏膜,产生慢性炎症增生病变,而且消化吸收不良,长期吃得过饱也增加胃肠负担,肠胃功能容易失调。加上饮食不规律,三餐不定时,饿一餐饱一餐,吃得过饱,食管和胃长期饱受摧残,同样有更高的患癌概率。

有的人有偏食习惯,营养不均衡,营养不足或过剩,搭配不合理,可能增加患癌风险。还有人习惯高糖高热量饮食,体重超标肥胖,同样增加患癌风险。

癌症害怕的4类食物建议多吃!

癌症与饮食习惯确实关系密切,以下有利于预防癌症的食物,大家参考着安排起来吧。

1.多吃新鲜蔬果

新鲜蔬果对人体益处多多,除了能补充身体所需的营养之外,在预防癌症方面也能起到很大的作用。新鲜蔬果中富含维生素C,特别是冬枣、猕猴桃、草莓、橘子、橙子、甜椒、彩椒、小白菜,它们的维生素C含量都很优秀。维生素C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性,可以抑制亚硝酸盐转变为亚硝胺,亚硝胺具有致癌作用,也是诱发胃癌的危险因素之一。多食胡萝卜、苦苣菜、西红柿、紫洋葱、紫甘蓝等这类深色蔬菜,也有利于预防癌症的发生。

2.主食增加全谷物

有研究显示,增加全谷物的摄入不仅能控制体重、降低患2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还能降低结直肠癌的发病风险。

特别推荐燕麦、青稞这样的全谷物,它们都富含β-葡聚糖。

3.每天吃豆制品

我国《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建议每人每天大豆的摄入量要达到25克,而我国绝大多数人的大豆都没吃够推荐量。25克大豆相当于1拳头左右的北豆腐或半盒南豆腐或1拳头豆腐丝或2块豆腐干。

充足豆制品的摄入,可降低乳腺癌的风险。

4.常喝茶

茶在我国历史悠久,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和利用茶树的国家。茶叶中含有抗氧化成分茶多酚,每天坚持喝茶对健康有益,但别喝浓茶,避免影响身体对营养成分的吸收利用,也会影响睡眠质量。

目前有研究表明,常喝茶可以降低患心血管疾病、2型糖尿病以及胃癌的发病风险。

来源:科普中国、新华网 指导专家: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肿瘤内科主任医师潘战和、注册营养师薛庆鑫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