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谜语人”直播陷阱,公众要自我保护
但愿15人遇难的火灾“烧醒”所有人
一个人最好的状态:有事做,有人爱,有所期待
认清自己,修炼自己,稳住自己
发展银发经济需引导与规范并重
下一篇4 2024年2月27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面对“谜语人”直播陷阱,公众要自我保护

“谜语人”直播 王铎/漫画
 

记者近日采访时注意到,直播平台上出现了大量“谜语人”直播间,即主播或戴着面具,或在纸上写着让人看不懂的话,或在直播页面呈现各种符号,他们的目的很简单,吸引观众点进直播间,再引导其落入陷阱。内容隐晦看不懂,“谜语人”直播为了啥? 擦边引流或提供色情场所,诱导赚钱涉嫌诈骗。(2月26日《法治日报》)

“谜语人”直播类似于打哑迷,通过隐晦的操作规避其真实意图,把信息接收者引向另一个更隐秘的交流渠道。比如所谓spa私人定制,直播的目的是为了诱导人去接受色情服务,如果说得太直白很难通过审查,只有通过暗示然后让人加粉丝团,来获取更多信息。之后采取“1+1”或“一对一”的单独交流,若相关人员不能自行判断和把控,就很容易落入其圈套中,面临财产受损和人身受限的风险。

这样的案例在现实中屡见不鲜,包括电信诈骗也是采取类似的手法。直播为什么采取打谜语的方式,其目的就是为了逃避平台监管。

“谜语人”直播内容隐晦、直播时间较短、直播的信息数据量大、主体多、随机性强等特点,导致市场监管部门、平台的人力物力和技术手段难以涵盖直播过程中所有数据。平台或相关部门监管过程中发现违法线索、取证较为困难,一般情况下相应线索来自舆情报道或者用户举报,但相应报道、举报存在滞后性。在这种情况下,即便相关案例被得到了查处,但由此造成的损失很难得到弥补。

国家网信办发布的调查报告显示,我国公众网络安全意识并不强。其中66.98%的网民认为“本人保护不当,自我保护意识太差”是导致个人隐私泄露的主要原因。之所以“谜语人”直播还广有市场,跟公众自我防范的意识不强有很大关系。天上不会掉馅饼。由此提醒每个人要从自身做起,不要被小利所诱惑,而要时刻保持清醒和警惕。也提醒相关部门,要加大网络诈骗的宣传和风险提醒,不断提高公众的权利保护意识和维权能力,织密一道群防群治的防控网。 堂吉伟德

 
下一篇4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