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报讯 近年来,安徽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巢湖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建设。记者从安徽省自然资源厅了解到,2023年以来,省市县积极配合、密切协同,巢湖流域山水工程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
一组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12月底,巢湖山水工程项目中的47个子项目,已完工26个、7个达80%、11个超50%,完成投资94.6亿元。累计完成生态保护修复总面积921平方公里,矿山生态修复面积352.95公顷,水源涵养区生态修复面积20.4公顷,湿地修复面积417.1公顷,河道修复长度110.3公里,岸堤修复长度52.26公里,水污染治理面积90.31公顷,林草等植被生态覆绿面积3804.7公顷,生物多样性保护治理面积520.52公顷,水土流失治理面积387.4公顷。
2023年,巢湖流域国考断面水质达标率100%,入湖河流水质优良率达85%以上,每年可输入长江40亿立方米优质水源。2020年以来,巢湖蓝藻水华相关指标下降50%以上,藻密度从2015年的亿级降至百万级,藻类种群结构趋于平衡,沿湖居民连续3年“闻不到异味”。
如今,八百里巢湖水清鱼跃,180公里环湖大道绿意环绕,湿地植物种类由2013年的211种升至657种,鸟类新增14种至358种,东方白鹳、青头潜鸭等珍稀极危鸟类成为巢湖常客。同时,合肥成功创建“国际湿地城市”,肥东县十八联圩湿地生态修复工程被评为“中国山水工程”典型案例。
此外,巢湖流域“产业优”格局现已初现。其中,庐江县矾山镇,山体裸露、生态受损的矾矿成功“蝶变”为集户外健身、休闲娱乐、生态体验、工业文化展示于一体的生态科普赏识区,深受周边居民欢迎。随着一批批绿色十足的项目落地,人湖和谐、城湖共生的名片正逐渐熠熠闪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