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风翻盘 变危为机
2024年1月1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逆风翻盘 变危为机
“泼天的宝贵”砸到了哈尔滨
 

中新财经 2024年第一个网红城市,无疑是地处东北的哈尔滨。“饭店里冻梨摆盘”“给中央大街铺地毯”“三亚没想到这个冬天败给了哈尔滨”等话题频频登上热搜……伴随这些话题的持续升温,哈尔滨成了今冬旅游业的新晋顶流。

这一波热度,属实是连哈尔滨自己也“整不会了”。以往“猫冬”热门地的三亚,可能万万没想到,今年冬季旅游最大的劲敌会是哈尔滨。

刚刚过去的元旦三天假期,三亚接待旅游总人数56.33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1.19亿元。而哈尔滨接待游客304.79万人次,旅游总收入59.14亿元,达到历史峰值。59.14亿元,是海南全省同期24.06亿元的2倍多,是三亚的5倍多。

“真诚”必杀技 哈尔滨接到“泼天的富贵”

相比淄博、榕江等去年以来爆火的网红城市,哈尔滨这次的开局其实并不理想,追溯源起还是一桩“危机公关”事件。

12月18日,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开园,不到3小时,预约人数就达到4万。由于入园人数远超游乐园承载量,游客被迫在零下20℃的户外“罚站”数小时,最终也没能玩上想玩的项目,惹得不少游客高喊“退票”。此事经过短视频的集中引爆,很快冲上热搜。

照理来说,出现这种状况对冰雪大世界的口碑将是一次严重打击。联系到之前的“雪乡宰客”事件,整个哈尔滨的旅游形象也将再次受到冲击。不料这回当地却上演了教科书般的危机应对——不仅冰雪大世界大方退票,连哈尔滨文旅局局长都亲自入园督导,第二天还发布了一封道歉信。这一波操作,直接逆风翻盘,变危为机。

此后,趁着冰雪大世界的热度,哈尔滨进一步借力打力。又是在机场玩快闪,花式迎客,又是在地铁站大方派发免费的景区摆渡票。游客想拍带月亮的雪景,当地就在圣索菲亚大教堂上空用无人机升起了一轮圆圆的人造月亮;游客因点了68元的锅包肉而质疑宰客,店家险些被当地人和监管部门“清理门户”,哈尔滨政府甚至推出了“投诉不过夜”的规定。

所有这些,不仅打破了外界对于东北的刻板印象,令外来的游客惊喜不已,一声声“尔滨”叫得不亦乐乎,就连本地人都被整不会了。有网友说,自己在东北待了30多年,从来没见过这阵仗。

“讨好型市格”的确立,带来的是立竿见影的效果。海量人流的涌入使得当地90%的民宿被订空,就连周边城市如佳木斯、大兴安岭、牡丹江的民宿预订量,也同比增长了500%到1000%。

在低调、沉寂多年以后,“泼天的富贵”终于再次砸到了东北的头上。可以说,哈尔滨的爆火,是游客群体消费心理的变化、互联网的造梗风潮以及政府的未雨绸缪共同推动的结果。

“爆火不是偶然,已经做了一年的准备。游客在评论区提到需要什么,我们就上什么,游客说哈尔滨天气太冷,我们就造了很多小暖房子;游客说不知道怎么吃冻梨,我们就弄了冻梨摆盘。”黑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何晶如是说。

互联网的造梗风潮也为哈尔滨助推了一把。在网上,素有“北方人看南方人看雪”的南北差异梗,而从“南方小土豆”到“南方小金豆”“马铃薯公主”,从“尔滨”到“滨子”,从“宠爱文学”到“掏心掏肺掏家底”,层出不穷的新梗热搜也不断刷新网友对哈尔滨旅游的新奇感,让网友自发力挺哈尔滨,为其破圈扣上了最后的关键一环。

哈尔滨的“火”是全东北的热闹

东北有句话叫“这人能处。”实际上,这一波不光是“滨子”能处,东北的兄弟省市也都能处。

嘴上说着“尔滨背刺了整个东北”的老铁们,实则也在悄悄给哈尔滨塞绝活。一句“尔滨,你这凤凰搁辽宁那借的啊”“哈尔滨借凤凰咱沈阳必须答应”让辽宁的沈阳老北市刷了一波存在感。此外,哈尔滨还惊现雪地骆驼,让网友直呼“这是连夜从内蒙古借的吧!”“也就是黑龙江没有海,要不辽宁舰都不能闲着。”

哈尔滨的出圈也为整体带动东北旅游带来了机遇。

元旦假期后的第二天,来自广西的“小砂糖橘们”从哈尔滨抵达漠河,给漠河官方直播间带来了百万流量;黑龙江省在新年感谢信中,也推荐了一大波省内的其他旅游景点:“中国鹤乡”齐齐哈尔、中国最北点“神州北极”大兴安岭、“中俄双子城”黑河……

原本还在嗑瓜子看热闹的辽吉网友开始纷纷喊话当地文旅局,自发宣传家乡景点。“对不起了黑黑吉吉,我代表辽辽,得抢点土豆子了。”“吉林只要把长白山云顶天宫打开,别说小土豆了,北方大柿子都得去啊!”吉林、辽宁文旅官方也相继开始喊话“南方小土豆”“广西小砂糖橘”,欢迎他们顺路来自家逛一逛、看一看。

“不到一个月,大家都在卷,城市服务、老百姓精气神,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饭圈,这叫红气养人。但其实,城市和人一样,有了奔头,脸上眼里就有光亮。它在努力地抓住机会变更好,也希望四面八方的来客都能开开心心。”有东北网友如此感慨。

冬“热”之后如何面对夏“考”?

城市文旅的“爆红”出圈,固然需要天时地利人和,但想要维持“长红”却更难。

时间倒退半年,在2023年的夏天,“淄博赶烤”和贵州“村超”迅速蹿红,引爆了当地的旅游消费,天津的跳水大爷也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围观。然而时过境迁,当热潮退去,市场回归理性,曾经火极一时的“网红城市”也不免要面对“人走茶凉”。

如何保持旅游热度的可持续性,是对地方文旅的大考验。在冬“热”过后,哈尔滨又将如何面对夏“考”?

总体来看,哈尔滨的旅游资源十分丰富,除冰雪旅游外,其异国风情的建筑夏季同样“出片”;同时,作为全亚洲唯一被联合国授予的“音乐之都”,哈尔滨的音乐元素是夏季旅游的一大亮点;黑龙江乃至整个东北的旅游资源也可为哈尔滨提供完善的旅游矩阵。

哈尔滨能否在夏天依旧赢得游客的欢心,尚待时间来验证。但可以确定的是,机会从来都是留给“有准备的人”,服务越贴心,游客就会越走心,文旅业也就能在厚积薄发中迎来大发展。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