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知家的幸福
人生若水
四季之美
女娲补天历险记
下一篇4 2024年1月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感知家的幸福
——读《我们仨》有感
合肥市第四十八中学八(20)班 张鹿鸣 指导教师:沈庆凤
 

这是一个寻寻觅觅的万里长梦,这是一段充满温情的时光,这是用文字写下的思念,这是杨绛先生一家的真实故事。这也是我2023年末放假时看的一本书——这就是《我们仨》。

2003年,已经92岁高龄的杨绛先生,再次拿起了笔,写下这本《我们仨》,全书共有三个部分,仿佛杨先生与读者娓娓而谈,重温了63年间零零碎碎的家庭小事。全书没有流露过多属于生死离别的悲伤,取代悲伤的是属于家的温暖和对那段美好日子的怀念。

书中,杨先生一家的家庭氛围让人羡慕不已,生动温馨的文字加上附录里三人的照片、书信,将无数个生动的生活场景呈现在读者眼前:女儿出生之前是“我们俩”,夫妻两人在国外学习,每天出门“探险”,自己尝试下厨,就算因为学术上的问题争吵也很快就和好如初;女儿圆圆出生后就有了“我们仨”,夫妻俩教圆圆认字、学文法,钱锺书和圆圆像“哥们”一样玩闹,看着女儿长大。他们一生坎坷,困难的日子里相守相伴一同承受,这个学者家庭和谐、自由、单纯。可惜,“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他们轻易地被生死分离。三里河寓所还是三里河寓所,可它如今成了古驿道上只供落脚的“客栈”,真正的家随着人的离去而渐渐消散了。

年末,屋外寒冷,而一字一句读完书中的句子,却让我感到温暖,来自心底的温暖,这既是一个人的回忆,也是三个人的相守。正如杨先生所言:“只要相爱的一家人在一起,即使不说话,心里也是踏实而舒坦的。”“家人”,有了人才有家,家是由人生活中的人情味和点点滴滴构成的,没有了人,也就没有了家,没有了给人带来的快乐与温暖,只剩下那个曾经名为家的地方。

掩卷而思,家是什么?在书中,家是在梦中钱锺书笑着对妻子说的那句“绛,好好里(好生过)”,是圆圆在过世前几天已不能进食时教给妈妈的简单菜谱,是杨先生数不尽的思念……在我看来,家是我们一种不寻常的遇合,是有人与我们相知相伴,有人与我们相守相亲,有人分享我们的喜与乐,有人收纳我们的怒与哀,更是我们心底能读出和写出的最温柔的字眼。

我们都有家,可以是像杨绛先生一家的“我们仨”,也可以是“我们四”“我们五”,每个家都有每个家不同的样子,或随性,或严肃,或富足,或贫穷。不论怎样的家,对家中之人来说都是最好的,即使家人间会有摩擦,即使它不够完美、不够称心如意。平淡的日子总有浓浓的温情,相互关怀、照顾、沟通、补缺,是联系彼此的亲情密码,有时候换位思考下爸爸妈妈的所言所行,多体谅他们的辛苦,为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珍惜家人间的点点滴滴,守护这个给自己带来快乐与温暖的地方。

家之所在,心之所系,让我们在生活的细水长流中,且行且珍惜!

 
下一篇4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