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凌驾于法律之上的“网红特权”
对“年度十大语文差错”不能一笑置之
新年最好的状态:一半书香,一半烟火
一个人“开窍”的五个表现
遏制药品浪费须严堵各环节漏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4年1月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对“年度十大语文差错”不能一笑置之

付彪
 

2024年1月3日,《咬文嚼字》编辑部在沪发布2023年十大语文差错,包括:“多巴胺”的“胺”误读为ān,“卡脖子”的“卡”误读为kǎ,“账号”误为“帐号”,“蹿红”误为“窜红”,“下军令”误为“下军令状”,误让岳飞自称“鹏举”,误称白居易修建“白堤”,“宇宙飞船”误为“航天飞机”,误称“支原体”为病毒,误把“土耳其”当成阿拉伯国家。(1月3日人民日报客户端)

2023年,有许多语言文字问题引起各界热议。比如,色彩鲜艳的“多巴胺穿搭”成时尚潮流,“多巴胺”也引申出“快乐因子”的含义,成为流行语,但“多巴胺”的“胺”经常被误读。2023年7月,话题“账与帐很多人分不清”冲上热搜,源于现实中许多网站和手机应用软件将“账号”误为“帐号”。“年度十大语文差错”与社会热点相结合,无疑更有助于公众重视和纠正语文差错。

总的来看,“年度十大语文差错”所选“差错”具有代表性。比如,“2023年十大语文差错”类型分布广泛,有读音差错、有用字差错、有用词差错、有文化常识差错、有百科知识差错等。当然,也有不少遗珠之憾。比如,热播电视剧《问苍茫》的剧名有语病——“苍茫”是形容词,不能成“问”的对象,在现代汉语中属于搭配不当。类似“差错”虽未进入“十大差错”榜单,但《咬文嚼字》编辑部也借机作了解读,令读者受益匪浅。

中国语言文字之美,美在字词,美在音韵,美在典故。正确使用语言文字,各种报刊杂志、新闻媒体应作出表率,保持对语文差错零容忍,持之以恒“咬文嚼字”,给政府部门、其他公共媒体带个好头,这样就可大大减少语文差错。

对广大民众来说,在社会生活交往中,也不能轻视语言文字的正确运用。有人曾担忧地说,伴随网络成长起来的年轻人早晚也会为人父母,很难想象一个满篇错别字的家长能正确引导孩子的语文学习。哪怕为了做合格家长,“咬文嚼字”也大有必要。当然,更期待我们的教育工作者以“年度十大语文差错”为镜,给孩子们上好语文课。规范使用语言文字,需要全社会都有一颗敬畏之心、一种高度的文化自觉,共同守住我们的语言文明。   

 
3上一篇  下一篇4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