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午后的暖阳斜射进书房,我正伏案写作业,妹妹忽然溜进了房间。她一边扯着我的衣角,一边将课本铺开,白嫩的小手指着一行字,“姐姐,军令状是什么呀?”我怔了下解释道,军令状是古代将领在接受某项重大军务时写下的保证书,完不成的话要被砍头哦!说着用手做了个抹脖子的动作。
“那《草船借箭》中诸葛亮为什么要立军令状啊?周瑜在他立完后那么开心,这不是存心要害死诸葛亮吗?”妹妹嘟起嘴,有些不满地哼哼起来。
“不……”我摸着她的小脑袋,心中为之一震,思绪也渐渐浮向了远方。小学时我也曾学过这篇课文,那时年幼的同学们无一不被神机妙算、天资聪慧的诸葛亮深深折服,连老师也对他赞不绝口。当然不否认自己对两汉那位鞠躬尽瘁的丞相的倾心,他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忠”“义”二字的内涵。可也不能忽略另一颗闪耀的星星。
他“从祖父景,景子忠,皆为汉太尉”,“长壮有姿貌”,怎堪嫉恨丞相出身一介布衣?他“进寻阳,破刘勋,讨江夏,还定豫章、卢陵”,怎堪嫉妒丞相的“绝世智谋”。“曲有误,周郎顾”“欲得周郎顾,时时拂误弦”,他就连名字也那么美俏:瑜,公瑾——才俊傲、雅正量、高尚致。
他为开创江东基业立下赫赫战功,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局势。赤壁一战,名威九州。借东风破袭曹营只是他弹指间早已料定的结局……至于他本人,亦是掠过史书的一场火,亦是我心里战火纷飞乱世中一块无瑕的白玉。
“你怎么愣住了啊?不会我刚才说的你都没听见吧?”伴随着耳边妹妹的嚷嚷,我的思绪被拉回来。
“怎么会?”我笑着将小家伙抱到腿上,“你的想法我不认同……”,
“可我的老师说周瑜是个心胸狭隘的小人,他一定……”
“不”,我将手指压在她嘴唇前,“嘘”了一声示意她安静下来。“我要给你讲述一个更精彩的故事。这个故事简短到在历史书上只有一小段;同时它又长到足足有三十六个春秋。”
“叫什么名字呀?”妹妹好奇地问道。
“没有名字,”短短的几个字概括不了故事的跌宕起伏、升腾曲折,“但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有名字,仔细听好了。”
“他的名字是——周瑜。”那个曾鲜衣怒马、意气风发的舒城少年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