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进入古稀之年,我们为她盛饭,她反复交待要少,尤其是晚上,反复强调不吃都行,吃多睡不好觉。老人家晚餐往往象征性地吃一点,我们戏说还没有猫吃的多。
不经一事,不长一智,上了年纪以后,亲自验证了母亲当年的话是有道理的。胃肠消化功能退化,吸收也相应不如年轻人,活动量又大大减少,吃多的确是负担。有时去饭店就餐,面对一桌丰盛菜肴,每样举箸搛一点尝尝,稍为控制不住就会吃多。如果是晚餐,躺倒在床上会辗转反侧,不能安然入睡。现在老朋友老同事聚会,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小时候想吃没得吃,年老了想吃啥都有,但是不敢吃。
我们这一代人,年少时,粮食匮乏,身体又正处于发育阶段,能量消耗特别大,一年到头难见到荤腥,越没吃越能吃,无论干饭还是稀饭,敞开肚皮一顿能撑三四碗。盛饭时,爸妈常在旁边瞅着,有时忍不住大声呵斥:“不能少盛点吗?要照顾照顾别人。”心里也想少吃,但肚子不饶人,到时候饥肠辘辘,胃里好像窝着一团火,灌一瓢凉水下去,浇不灭饿火。
家里要是有弟兄几个,爸妈在亲戚朋友面前经常长吁短叹道:几个都是饭桶,煮再多也不够他们左一碗右一碗搲。
烧火也短缺,午季生产队分部分麦秸和油菜秸秆,烧不了多长时间。公共田埂和荒地草不准擅自砍,要等秋收后集体组织统一砍,然后按人头分到户,这是烧火的主要来源。
冬季,田里没有多少农活干,当家人考虑既缺粮又缺烧,算计着干脆一天吃两顿。上午八九点钟吃一顿,通常是山芋(或山芋干)稀饭,下午两三点钟再吃一顿干饭(有时还要混合菜一起煮),能蒸一碗下饭的咸菜也算主妇会持家了。
没等天黑全家就上床,大人还哄着小孩:“早早睡觉早早起,又省柴来又省米。”或曰“人是一团磨,睡倒就不饿”。成年人饿的时候能忍着,小孩不懂事又哭又闹,实在哄不住,塞一片山芋干让他慢慢嚼。
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我们恨不能抱着床腿啃,有时只好从破被中拽一团絮塞嘴里嚼。肚中缺少食物,身上没有热量,寒冷的冬夜特别漫长难熬。
少年不识愁滋味。白天,三五个玩伴聚到一起照样嬉戏打闹。面对无忧无虑不懂生活艰难的孩子,大人们常常感叹:四天吃八顿,快活哪一顿?
沧海桑田,星移斗转。冬夜再长也有天亮的时候,缺吃少穿的岁月终于熬过,盼来吃喝不愁的日子。
当年,四天吃八顿是生活所迫,实属无奈;现在,四天吃八顿竟然变成许多人的自觉行为,年轻人是为了爱美,老年人是为了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