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25日从北京市教委获悉,当前北京市进入呼吸道传染病高发期,儿童感染人数增多。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北京市教委表示,要最大限度保障学生健康安全,做好师生健康监测,确保师生不带病上班上课。(11月26日《中国青年报》)
正值冬季,很多地区出现了多种传染性疾病交织叠加的情况,抵抗力较低的学生们难免“中招”,很多医院的儿科也是人满为患的状态。学生们生病了,本身就比较难受,这个时期需要大量的休息都来不及,有人却发现在医院儿科里面,时不时就能看到一边输液一边写作业的学生,这样的场面令人五味杂陈。
从教育规律出发,就算生病时勉强完成作业,其效果也要打个问号。做作业是为了巩固相关知识点、促进学习内容的理解和转化,生病期间人的反应力和理解能力都会下降,只想着完成作业而忽视真正的知识领悟,达不到写作业的目的。生病期间放下学习上的事,以健康为重,是常识更应该是共识。“左手挂吊瓶,右手写作业”的场面,令人揪心,恐怕“生病”的不仅是孩子。
边输液边写作业的场面虽然过于“残忍”,但家长却无可奈何。因为现在的教育确实是太卷了,每个家长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生病落下一些课程,看起来好像没什么,但是等到学生成绩真的下降,着急的还是学生和家长。所以才出现了很多学生哪怕是在医院里面输液,也要写作业的场景。
北京此次明确学校对学生患病期间的作业一律不做硬性要求,无疑有助于卸下家长的顾虑,保证患病学生得到更加充分的休息,从而尽快恢复健康。
健康是第一位的。学生不必带病做作业,是常识也是共识,但最关键的还是要落实。对学校、教育主管部门来说,应拿出切实的方案和应对之策,帮助生病的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早日康复,以便之后更有效率地投入到学习中,而不是左手吊针右手写作业。
学生带病做作业,源自对缺课影响学习的担忧。学校要让家长吃下“定心丸”。比如,学校可以组织因生病耽搁课业的学生,在以后的课后服务中适当“补课”。如果一个班级同时生病学生较多,任课老师不妨灵活调整教学节奏,“等一等”生病的学生,别让一场病在孩子心里投下阴影。与此同时,教师也要与家长正确沟通,打消家长的顾虑。一切以孩子身体为重,重要的是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