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文化源远流长,丰富多样,分享10本中国史好书,收藏阅读吧!
据商务印书馆官微
《中国文化史》
陈登原
盖以“华”自诩,犹以“夏”自称,犹以“中”自勉。国于大地,必有与立。——陈登原
中国文化史研究早期的一部代表性著作
民国时期研究中国文化史的必读书
本书考察了从上古到近古中国文化的生成、定型、发展的历史。全书以资料丰富见长,立论也颇有深度。
《中国伦理学史(外一种)》
蔡元培
近代的第一部伦理学史专著
28位思想家的伦理思想
另附有《中学修身教科书》
吾国夙重伦理学,而至今尚无伦理学史,迩及伦理界怀疑时代之托始,异方学说之分道而输入者,如风如烛,几有互相衡突之势,苟不得吾民族固有之思想体系以相为衡准,则益将彷徨于歧路,盖此事之亟如此。——蔡元培
《中国婚姻史》
陈顾远
现代中国婚姻史研究领域的开山之作
从古到今,从订婚到离婚
中国婚姻的方方面面尽在此书
婚姻为社会现象之一,又为法律现象之一,社会学家及法学家均甚重视其问题,详为探讨,求有所明。是故进而序其史实,即应兼备两义,不能依意甲乙而定取舍也。按我国向之所谓婚礼,无论在婚义或婚仪方面,除有类于现代民事法者外,实即当时代社会意识之结晶,此与社会现象为有关者。《中国婚姻史》兼顾此两种视角,本书可谓是婚姻史领域的担纲之作。
《中国道教史》
傅勤家
惟各教皆有其历史,而道教无有也。
——傅勤家
中国学者的第一部完整的《中国道教史》
从探讨宗教共同点出发,论述道教的起源与演变,道教的信仰与道术、戒律,道教的经典与宫观,道教的派别与佛道关系,展示了道教的历史发展主脉,对于后世的道教学术研究保持着长久的影响。
《中国通史简编》
范文澜
旧历史写尧、舜、禹、汤、文、武所处的时代都是一个样。本书适用一般的社会发展原则到具体的中国历史,这是和旧历史完全不同的。——范文澜
开创我国新的通史的著述范式
研究中国历史,是每一个进步中国人民应负的责任。
中国是拥有五千余年悠久历史的古国,积累着丰富而又庞杂的大堆史料。甲骨钟鼎、经传诸子、史书地志、小说笔记、哲学宗教、诗文考证、歌谣戏曲,凡此种种,无不属于历史的研究范围。
这不仅非短时期所得遍览穷探,在物质条件多方限制的环境下,也不允许这样去做。可是要了解中国历史比较近真的情况,却又必须向这广泛纷乱的大堆史料中去寻找。
《中国数学史》
钱宝琮 主编
中国数学史研究领域的经典之作
中国数学在世界数学发展过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中国数学史是中国文化史的一部分,也是世界文化史的一部分
中国数学发展的历史表明,我国历代的数学家不仅在算术与代数的许多方面有着杰出的成就,而且这些成就大多是能与实际需要相结合的;对于后来传入的西洋数学,也基本上能结合本国实际情况进行研究,并作出了一些创造性的成果。
《中国绘画史》
潘天寿
《中国绘画史》最初于1926年出版,引起业内轰动
我国绘画专史研究的先驱性著作之一
战争纷乱之南北两朝,历世全如走马之灯。然当时绘画,于吾国绘画史上,却为跑入变化发展之新程途,放其灿烂之光彩。其原因:一为承魏晋玄虚之清谈,竞尚浮华文采,以为风雅,致蹈浮靡之习。一时士大夫及才智者,均喜与绘画为因缘。二因各帝王受当时风习之影响,均爱好绘画,极搜藏赏鉴之盛事。潘天寿所著《中国绘画史》共四编,分为古代史、上世史、中世史、下世史,分别论述了历代绘画的概貌、特质和源流,并对古代绘画理论的嬗变历程也予以重点考察和深入剖析。
《中国佛教史》
蒋维乔
中国第一部以近代治史方法撰写的中国佛教简史
“一本了解中国佛教历史的基本读物”
“很有系统的建立了中国佛教史的架构”
一九二九年, 胡适写成了《荷泽大师神会传》, 蒋维乔出版了《中国佛教史》, 之后, 整个三十年代成了中国佛教研究的黄金时代。 ——葛兆光
本书作者认为中国于佛教义理的方面有特别发达的学问,只是因不注重考史而影响了深研义理。由此可见,本书为弥补考史之缺而作,对民国后的中国佛教研究产生过极大影响。
《中国小说史略(外一种:汉文学史纲要)》
鲁迅
中国文学研究现代进程中具有开启先河之功的重要著作
被誉为开启中国文学研究现代进程的重要著作
与王国维《宋元戏曲考》并称“中国文艺史研究上的双璧”
《中国小说史略》是一部分体文学通史。其文学史梳理方式对后代文学研究和写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书中对俗文学各种文体的关注更是“五四”运动兴起之后的重要研究方向。
《中国政治思想史》
萧公权
中国政治思想学奠基之作
中国政治思想史的扛鼎之作
运用西方实证治学方法
全面考量和分析中国政治思想史
开创中国政治思想研究新局面
富强为国策之主干,君主为国政之中心。毁灭宗周,解散封建之政治离心力,至此竟转化为促成集权专制之向心力。始皇之统一,不过因势利导,以一王全局之专制,代七雄分地之集权而已。——萧公权
《中国政治思想史》全书共分五编二十五章,七十余万字,所取政治文献的研究资料上自晚周,下迄辛亥革命,全文所论及古今学者六十余人,文献资料相当丰富。作者以政治学观点就所选资料分类征引,以夹叙夹议方式叙之,来龙去脉交代相当清楚,治学考证颇为严谨,对中国政治思想发展史作极有系统的叙述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