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意调查,别买了“满意”伤了“民意”
所谓幸运,不过是做对了这4件事
一个人越来越强大的迹象:说话软,办事狠,爱独处
牙膏越来越贵的背后到底是什么在作祟?
有奖征文为何变成了“自娱自乐”
下一篇4 2023年11月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民意调查,别买了“满意”伤了“民意”

何勇海
天上掉“馅饼” 王恒/漫画
 

网曝山东邹平焦桥镇孙庄村干部在群里发布消息,让村民积极接听满意度调查电话,并回答非常满意。村民提供通话记录截图与录音,可领取200元左右奖品。10月29日,山东邹平焦桥镇就网传涉孙庄村满意度调查相关视频发布情况通报称,经初步核查,孙庄村对基本公共服务群众满意度测评宣传工作认识理解有偏差,工作方式方法失当。目前已责令该村立即整改,对相关负责人通报批评。(10月29日界面新闻)

“知屋漏者在于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工作满意度调查是对基层群众意见的调查,有关部门肯定想听到群众真实的意见和心声,以利于他们对民意作出正确研判,对政策措施作出科学决策,对工作作出及时改进。然而,孙庄村干部要求村民明确回答“非常满意”,并给予200元的奖励,如此“引导”甚至“利诱”群众,又有何真实性可言?无法体现出调查的真实性,也就失去调查的实际意义,甚至有可能传递错误的民意。当信息供给本身存在问题,相关工作也就难言求真务实,相关决策也就难言科学精准。

从群众角度说,“利诱”他们作“非常满意”等正面回答,是对民意的操纵,是侵犯群众的权益。在民意调查面前,群众不能依据自身体验和感受作出发自内心的回答,也就难以实现一个公民的表达意见、建言献策、监督公权的权利。

可以说,“调查造假”折射出一些基层部门害怕群众“实话实说”。如果自己的工作作风“行得正、坐得直”,如果自己的工作成绩“看得见、可感知”,在民意调查时,何必要给群众提供一个回答问题的“参考”,何必惧怕群众说真话乃至“坏话”?说穿了,一些基层部门就是想通过“正面答案”的引诱性回答,调查出“伪民意”,给自己的政绩不彰或不作为、乱作为遮羞,对此,上级各部门不可不察。

对这种变质变味、欺上瞒下的民意调查,有关部门要对造假者加大处罚,让“以民为本”的民调更准确和稳定。

 
下一篇4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