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中与作家相遇
2023年8月26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文字里有其深刻有趣的灵魂
在阅读中与作家相遇

据《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有时,重大的文学奖项发布像一场久别的文学狂欢。读过、没读过的文学作品一股脑奔涌而来,引发读者购买、谈论、探究。新近发布的第十一届茅盾文学奖同样如此。

《雪山大地》《宝水》《本巴》《千里江山图》《回响》5部获奖作品各具特色,相同的是语言与文学之美,以及深刻书写所传递的共鸣与震撼。无论是书写时代,抑或穿越历史、构建史诗,杨志军、乔叶、刘亮程、孙甘露、东西5位作家都把他们对于生活的生动体察写进小说中,贡献给读者。打开每一本书都是一场酣畅唯美的文学之旅,也是一次对生命与生活的审视。

文字构筑可视化世界

看小说,看的不仅仅是文字,也是文字构筑的可视化世界。《雪山大地》讲述的是沁多草原的故事,在这部小说中草的延展、马的奔驰,甚至是“才让”身上的“酥油味”都似乎时时萦绕。读得酣畅淋漓,合上书本之时,一句“扎西德勒”不禁脱口而出。“作家写作品就是为了让读者阅读,就得和读者保持感觉上的一致性。”杨志军在接受《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采访时谈道,他总是把自己放在生活的潮流里,放在和塑造的人物平等的地位上,“当你写作故事的时候,你本身就是生活的一部分。”

打开《本巴》,“当阿尔泰山还是小土丘、和布河还是小溪流的时候,还有足够的时间让万物长大。江格尔就在那时长到25岁,美男子明彦也长到25岁,本巴所有人约好在25岁里相聚,谁也不再往前走半步。”这些诗意的语言、瑰丽的想象,让人在赞叹的同时,也忍不住愉悦地微笑起来。

“我本来是一个诗人,上世纪80年代开始写诗。我写了第一部小说的时候,有评论家说不像小说像散文,我说不像散文像诗歌。”刘亮程在电话采访里用带着诗意、引发笑意的语言告诉记者,小说提供了一个巨大的、可以让诗意漫化的文字空间。《本巴》背靠史诗又天马行空地书写,把读者也带进了诗意的空间。

在《千里江山图》中,孙甘露带着读者在上世纪30年代的上海奔走。3000里地的狂奔中,读者不仅看到革命青年的果敢、牺牲,也清晰看见街头的戏院、书店,甚至影院海报等景象。隐于彼时“摩登上海”下的斗争与牺牲愈加真实可感。

《回响》打开的是人们波澜壮阔的内心世界。在那里,冉咚咚是一个突破以往认知的警察形象,也是浪漫主义的女性形象。作家推开的这扇门让读者充分理解他者与外在,也认真审视自己与内在。虽然选定心理角度有一定的专业挑战,但文学应对此有充分关注。东西告诉记者,希望作品触发更多对精神、心理、自我认知的观照。

在热气腾腾的生活中写作

《雪山大地》呈现了青海藏区由传统走向现代的沧桑巨变,是一次对于重大主题的书写。在这一类型的文学阅读中,读者怕见的是过于宏大,充斥着已知、熟知的宏大。谈及此,杨志军说,作家在描写宏大主题之前,首先要审视自己是否真正熟悉宏大叙事下普通人的生活,深厚的生活底蕴和对生活独具特色的认知是体现时代性的前提,强调宏大叙事的同时,还要避免人物的脸谱化和概念化。

“我在《雪山大地》中写了一些生活场景,这些场景无非是吃喝拉撒睡。但正是这些生活细节才能真正体现时代的变化、时代的发展。”杨志军说,“只要你对生活有足够的了解和足够的热情,去拥抱生活,去和你的人物一起喜怒,宏大叙事就在其中。”这部小说正是从家庭、亲情、爱情、婚姻等关系的描写中体现了时代的变迁与辽阔。

刘亮程在新版《本巴》后记中写道:“我早年生活的村庄,在戈壁沙漠中的西风带上……我从那个村庄走出时,身后跟着一场风。它一直没停。”

谈及《本巴》写作,刘亮程说,10多年前的一场史诗阅读让他与其结缘,诗歌年代积累下的、内心深处没有被完全挖掘的诗意蔓延开来。他认为,故事的底层其实是诗歌意象,他坚持了这样的书写,哪怕知道“有时候故事慢一点,读者可能都不愿意看”。刘亮程说:“作家就像挖洞人一样,每天都挖那么一点点,花了几十年才往前进步了那么一点。但是也终于到达了。”

《宝水》中也日复一日发生着“你送我一块豆腐、我回你一把香椿”之类的“极小事”。乔叶曾谈道,她对乡村和乡土文学的理解也有一个漫长的发酵过程。《宝水》的创作就从故乡河南出发,“走了七八年后,在北京抵达了我心目中比较理想的完成”。

即便是写曾生活过的乡土,创作《宝水》仍需要作家深入地去了解人情世态,需要学习辨析山村风物,也需要对乡村诸多关系重新梳理和审视。乔叶曾写道:“对这些难,除了耐心去面对,我没有什么更好的办法。”在对新时代乡村持续跟踪体察的过程中,她也深切感受到了“生活是创作的宝水”。

换个视角阅读人生

《本巴》中充满童趣。刘亮程认为,这是自己写得最天真的一部小说。他说:“我喜欢小说中哈日王这个孩童,他长着一只大人的世故之眼和一只孩童的天真之眼。文学也许正是那只天真的孩童之眼,这个世界,即使被大人看过无数遍,也永远需要用孩子的天真之眼再看一遍,这是文学对人类初心的观照。”

文学面对现实的方式有许多种,从历史观照现实也是其中一种。在《千里江山图》中追随作者经历斗智斗勇、惊心动魄之后,看到龙华烈士的遗物《一封没有署名的信》以及小说最后的两篇附录,陈千里、凌汶、龙冬、叶桃……每一个鲜活的、跃然纸上的生命都带给读者心灵震撼。经历这番阅读之旅,过去的历史与眼下的生活一般可触可感,眼下的难也仿佛小了。

《回响》中的冉咚咚有警察的敏锐、敬业,也有女性的细腻与脆弱。她不是克服一切外在阻力最终取得成功,而是在不断突破自我中破获案件。东西说:“克服自身心理的困难需要巨大的毅力,一个人能克服自身心理障碍,他就是明白通透的人,就是真正的英雄。”

通常,人们对现实的加工就是他们的认知、人生态度。东西在《回响》后记中写道:“我们虚构如此多的情节和细节,不就是为了一个崭新的‘认知’吗?”《回响》塑造了冉咚咚、慕达夫等诸多新形象。他们引导读者向内看见、认知自我,也理解生活、丰富认知。

《雪山大地》把草原的过去与现在都带到读者眼前。杨志军说,宏大叙事依赖于精微、精到的描写,但作家要保持对生活的独立见解,“思想能力很强的作家会对生活有更深刻的阐释。因为生活是作品的骨肉,思想是作品的灵魂。”

本届茅盾文学奖的5部获奖作品中都隐藏着作家深刻又有趣的灵魂,读者可以在阅读中与他们相遇。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