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药箱”大浪费须共同防范
一个人一生该坚持的几件事
一个人最好的气质,藏在这4个“气”里
鼓励“能人回乡”需搭建“良性互动”桥梁
治网上“分虫”,更需抓执法“内鬼”
下一篇4 2023年8月2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小药箱”大浪费须共同防范

周志宏
暴殄天物 王恒/漫画
 

今年以来,关注家庭药品浪费的话题多次冲上“热搜”,如“上百盒布洛芬被扔垃圾桶”“网友囤1000片退烧药全砸手里了”等。网友们分享曾经的“抢手药”如今在家“积灰”的经历,引发大量共鸣。(8月23日上观新闻)

为防治疾病,许多家庭习惯储备常用药。然而,大多数的药品有保质期。由于一些家庭非理性囤药、备药用药欠科学等原因,导致大批药品“到期即弃”,造成浪费。

家庭药品浪费的现象存在已久。据《中国家庭过期药品回收白皮书(2004-2014)》披露,我国约有78.6%的家庭备有小药箱,90.1%的被调查者有将过期药品随意丢弃的经历。

家庭药品浪费的成因,同时存在于药品的消费端与销售端。在药品消费端,在没有医生或药师指导的情况下,一般消费者因缺乏相关的医学知识,自行购药时难以综合考虑每次用量、有效期,就容易出现极不理智的囤药行为。在药品销售端,“多买多折扣”“买三送一”等部分促销行为客观上催生了盲目备药。还有,现在市面上的一些药品单盒分量过大,经常是遵医嘱用完一个疗程,病好了,药还剩大半。

“小药箱”大浪费,需要多管齐下,共同防范。针对家庭“小药箱”中常用的药品,药品监管部门、药品生产企业、药品销售方有必要合力推出“推荐备药量指南”,结合药品的有效期限、家庭使用人数等,以列表等形式,为家庭、个人提供合理的备药分量。

其次,鼓励药品“小包装”,探索合法“余药共享”。一方面引导药企生产“小包装”“小份装”及独立分装药品,鼓励药品经营平台与机构合理促销,消费者有需求时考虑拆零销售;另一方面,可进一步针对未过期的“余药”探索建立安全、合法的共享平台,以盘活家庭药品中的富余资源,减少浪费。

再者,要尽快建立更完善、可持续的过期药回收机制。明确过期药品回收和处理的责任主体、操作规范、具体流程等。

相关部门应加强科学备药的科普宣教,发布常用家庭药品储备指南,同时,探索建立合法、安全的余药共享平台,完善药品回收机制,多方发力,共同防范“小药箱”大浪费现象。

 
下一篇4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