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亲,这个被赋予“鹊桥”寓意的古老活动,如今以更为丰富的形式延续,甚至在当下被青年男女普遍接受。刚刚过去的周末,上海姑娘蔡游(化名)同时和两个近期相亲认识的男士线上聊天,一个通过人民公园相亲角,另一个来自某相亲平台,都是妈妈帮她找的。这是28岁的蔡游,近两年多接触的第34个相亲对象。“见了一面,不一定能成,速度要快起来。”蔡游的妈妈,对女儿的婚姻大事无比执着。(8月22日澎湃新闻)
近年来,一场又一场“中国式逼婚”多幕剧,在各地持续上演。为应对父母“逼婚”,一些单身男女使出了浑身解数。最常见的方式,就是“租友回家过年”。显然,这种“病急乱投医”的极端方式,非但不能化解“逼婚”焦虑,反而踩了道德红线。
剩男剩女,这个有些尴尬和自嘲的群体,正在不断扩大,并不可避免地在各大城市迅速蔓延。其实,婚恋原本是个很个人的问题,但随着“每逢佳节被逼婚”现象的日益严重,越来越成为一个带有共性的社会问题。
然而,不管是“租友回家过年”,还是选择逃离应付父母“逼婚”,亦或是被父母安排走马观花式相亲,均是一种消极方式,难以从根本上解决现实困境。一方面,单身男女应该理解父母的心情,主动与老人说出内心的想法,要耐心与家人沟通,采取欺骗手段甚至过激的行为,是不负责任的表现。另一方面,对于父母来讲,要理解子女的选择,更多地关注自己的生活,而不是干涉儿女的婚恋选择。从某种意义上讲,父母对子女“逼婚”,也是一种家庭软暴力。
事实上,“两年相亲34次”现象,不仅是单身男女的尴尬,需要全社会采取积极措施去应对。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不仅需要企业有敏锐的市场嗅觉,有人性化的企业文化,同样也需要为企业和人才市场提供服务的政府相关部门,有开放的心态,并提供相应的政策支持。在剩男剩女数目不断扩大的今天,化解“逼婚”困境,这应该也算是政府的一种责任和义务。要知道,年轻人少一点对“中国式逼婚”之类的焦虑,社会就多一份发展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