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暑假,不少家长都选择将孩子送到各类夏令营体验生活、学习技能。连日来,不断有读者向春城晚报开屏新闻反映:在昆明万科城市运动公园里,有一家夏令营机构,从云南各地组织了160多名孩子来昆明参加夏令营。可孩子们来了后,所谓的“营地”在一块荒地里,孩子们住的是临时搭建的工棚,每晚被蚊虫叮咬。部分孩子参加夏令营10多天,还没洗过一次澡。而营地里所谓的“教官”,有的是暑假期间做兼职的大学生。(8月3日《春城晚报》)
“夏令营”如此不堪,无非是夏令营已经变成夏“利”营。本来,夏令营的宗旨是提高青少年的综合素质,应该是公益性的活动,一直以来也都把关爱青少年的社会效益、价值引领放在首位。当然,现在不少夏令营市场化运作,收费也随行就市,但夏令营毕竟不是旅游团,不应该以赚钱为唯一目的。何况,即使旅游团也有优质服务的底线要求,而于夏令营,即使是赚钱,也无论如何不能丢了“以孩子为主、安全为上、资质为先、教育为本”的初衷。
实际上,夏令营变成夏“利”营,现在并非个别现象。于主办方,夏令营成了暴利之道。夏令营市场也成为一哄而上争抢的“蛋糕”,于是为了争夺更多的“生源”,“宣传广告名不副实、导游满口胡诌、购物、卖团、转手……谁会忽悠,谁就能赚得盆满钵满”,主办方盯住的就是家长的口袋。而当“营员”拉进来之后,就如昆明这家夏令营机构,露出夏“利”营的真面目。当然,部分家长参加夏令营是为了让孩子多一点今后竞争的“本钱”,而不少夏令营的“设计”正投这些家长所好,让家长争相竞逐,因此“哄抬”了“供不应求”的市场“紧缺”,给不合格的“夏令营”以可乘之机。
有专家认为“只要有生源,谁都能办夏令营,这个行业几乎没有准入门槛”。夏令营因此异化,已不可避免。
以法律的形式规范夏令营市场,建立标准的资质评价体系和准入机制,从而让夏令营真正成为孩子们成长中不可或缺的体验,有关方面应该提上议事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