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长河,源远流长,绵延至今。
当历史的烛光摇曳在2000多年前时,东西方文明几乎同时星光熠熠——孔子在黄河边思考人与社会的关系;释迦牟尼在恒河边思考人与神的关系;亚里士多德在爱琴海边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
但是历经历史的淘洗,无论是古印度文明、古希腊文明,还是古埃及文明、两河流域文明、玛雅文明、印加文明……种种盛极一时的文明,都没能摆脱被湮灭的命运。只有中华文明成为人类历史上唯一一个绵延5000多年至今未曾中断的灿烂文明。
我国考古发现的重大成就实证了我国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5000多年的文明史。
从距今50万年前北京周口店古人类头骨化石的发现,到距今170万年前云南元谋人的发现,再到距今200万年前马圈沟遗址中饭桌的发现——先民留下了敲骨吸髓、骨瓜取肉、群食大象的种种痕迹,足以证明中国至少已有200万年的人类史;
从湖南玉蟾岩遗址“世界最早的人工栽培的水稻”到湖南城头山遗址“中国最早的城市”,从辽宁查海遗址“中华第一村”到河南贾湖遗址“世界上第一个骨笛”,无一不在证实中国已有万年以上的文化史;
河南双槐树遗址出土的“北斗九星”,浙江杭良渚遗址发现的宫殿建筑、水利系统等,又印证了中国在距今5000年左右进入了国家文明社会,而且给世界文明增加了一个崭新的独特案例,一个东方的文明社会标准。
中华文明何以未曾中断、连绵至今?原因很多,不一而足。
譬如,地理上的生生不息。从新石器时期开始,中华民族始终在东亚这片辽阔的土地上繁衍生息,依傍奔流不息的黄河、丰盈富庶的长江而居。公元前2070年,夏王朝建立,初步具有“大一统”政治王权,政治意义上的中国形成。此后,无论朝代如何更迭变化,即便是政权割据、军阀混战,但中国人的生存空间或者说中央王朝控制的核心疆域范围,如黄河流域、长江流域、珠江流域等,并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疆域、版图的相对固定和连续,有效避免了文明和文化的割裂与分野,为中华文明的延续奠定了地缘基础。
譬如,文字上的笔笔相传。我们的祖先在几千年前创造的文字至今仍在使用。目前已知最早的成熟汉字是商周时期的甲骨文,距今至少3600年。之后,经历金文、篆书、隶书、楷书等阶段 ,字形和读音演变有序,传承可考。从先秦诸子到乾嘉朴学,从诗词歌赋到明清小说,沿用至今的汉字犹如一根血脉,为中华文明的延续形塑了文化支撑。
譬如,制度上的代代赓续。以郡县制为例,“中国之永为一统一国,此项政治制度实贡献过其甚大之绩效”。在中央与地方关系的架构方面,至今依然能看到对这一传统行政制度的承袭。作为历史未曾中断的大型政治文明体,由其所产生的现代性政治价值、政治制度、政治机制和政治行为,都具有高度的历史连续性,为中华文明的延续提供了制度保障。
更深刻的原因,则在于无形的精神层面。 据《环球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