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入伏,就有人热痉挛进了急诊
高原游“升温”,出发前先学防“高反”
下一篇4 2023年7月13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刚入伏,就有人热痉挛进了急诊
“命是空调给的”?医生:室内外温差过大反而易中暑
记者 马冰璐
 

三伏天,酷暑热,7月12日,记者从合肥各大医院获悉,最近,由于持续的高温天,急诊科接诊了不少中暑患者。医生提醒,高温天,户外劳动者一定要注意防暑降温,“吹空调也要悠着点,室内外温差过大反而容易中暑。”

头伏第一天,有人热痉挛进了急诊

“7月11日是头伏第一天,当天下午一下子来了两位中暑患者。”据安医大二附院急诊科主治医师傅春生介绍,两位中暑患者都是户外劳动者,“一位是轻症中暑,另一位是重症中暑热痉挛,出现了双下肢痉挛的症状。”幸运的是,经过对症治疗,两位患者均已好转。

据介绍,中暑是高温环境下由于热平衡和(或)水盐代谢紊乱等引起的一种以中枢神经系统和(或)心血管系统障碍为主要表现的急性热致疾病。中暑按其临床症状的轻重可分为轻症和重症中暑,重症中暑包括热射病、热痉挛、热衰竭。

具备下列情况之一者,诊断为轻症中暑:①头晕、胸闷、心悸、面色潮红、皮肤灼热;②有呼吸与循环衰竭的早期症状,大量出汗、面色苍白、血压下降、脉搏细弱而快;③肛温升高达38.5℃以上。

凡出现热射病、热痉挛或热衰竭的主要临床表现之一者,可诊断为重症中暑。热痉挛:由于大量出汗,体内钠、钾过量丢失所致。主要表现为明显的肌肉痉挛,伴有收缩痛。痉挛以四肢肌肉及腹肌等经常活动的肌肉为多见,尤以腓肠肌为最。痉挛常呈对称性,时而发作,时而缓解。病人神智清醒,体温多正常。

热衰竭:在高温、高湿环境下,皮肤血流增加,但未伴有内脏血管收缩或血容量的相应增加,因此不能足够地代偿,致脑部暂时供血减少而昏厥。一般起病迅速,先有头昏、头痛、心悸、出汗、恶心、呕吐、皮肤湿冷、面色苍白、血压短暂下降,继而昏厥,体温不高或稍高。通常休息片刻即可清醒,一般不引起循环衰竭。

热射病:在热环境下作业时,人体内部和外部总体热负荷超过了散热能力,导致身体过热所致。其临床特点为突然发病,体温升高可达40℃以上,开始时大量出汗,以后出现“无汗”,可伴有皮肤干热及意识障碍、嗜睡、昏迷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死亡率甚高。

“一般来说,高温天,特别是每年‘三伏天’期间,中暑患者呈现明显增多趋势。”傅春生表示,以户外劳动者居多,如建筑工人、外卖员、快递员等,“户外劳动者一定要做好防暑降温工作。”

吹空调悠着点,室内外温差过大反而易中暑

酷暑难耐,如何预防中暑呢?“高温天气时,需要给身体补充足够的水分,预防中暑最简单的方法是多饮白开水或淡盐水,还应避免饮用过凉的冰冻饮料,以免造成胃部痉挛。”傅春生表示,还要尽量减少在高温环境下工作,特别是避免烈日直接照射,高温天气需尽量减少外出,最好不要在10∶00~16∶00的烈日下行走。如果此时必须外出,一定要做好防护工作,如穿着浅色、宽松的衣服,戴宽边帽或打遮阳伞。

夏日炎炎,不少人调侃“命是空调给的”,对此,傅春生提醒,空调温度别调得太低,使用空调时一定要注意适时开窗通风。合理设置空调温度,空调温度应控制在与室外温差5℃至10℃之间,否则室内外温差太大,反而容易中暑、感冒。

此外,高温天要减少运动量,运动时最好选择在清晨或傍晚天气较凉爽时进行,时间以30分钟为宜。而当气温达到35℃以上,要停止运动,以静制动,并保持充足的饮水。饮食以清淡为好,多食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B、维生素C的食物。多吃凉性蔬菜、苦味菜、各种瓜类,少食高油高脂食物。充足的睡眠可使大脑和身体各部分都得到充分休息,既利于工作和学习,也可以预防中暑。

“一旦出现头晕、心悸等中暑症状,要立即去通风阴凉处,多饮水,也可服用一些防暑降温药物,必要时应立即就医。”傅春生还建议,市民可以适当随身携带一些清凉油、仁丹、风油精、藿香正气水等,以备不时之需。

 
下一篇4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