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安徽省科技厅公布2023年度安徽省优秀科普作品名单,周玉冰所著《科技风华——合肥籍院士的故事》获一等奖。质朴、清新、精练的文字,描绘了合肥籍11位资深院士的科学情缘与科研精神。
遇见·科学之美
作家周玉冰曾任中学语文教师,因为钟爱写作,投身媒体做了记者、编辑。他出版的近20部图书中,以传记文学为主, 早年写文艺人物较多,如《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海子的诗情人生》《严凤英一家人》《为黄山而生——童乃寿传》《沧桑风骨——新安画派张家百年丹青》等等。
2008年,周玉冰历时9天9夜,完成励志小说《五月的名字叫坚强》,受到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的亲笔批示“感谢对灾区的关爱与鼓励”。这部作品现在为许多专家研究,誉为“开创灾难文学新体例”。
周玉冰最初开始科学领域写作,是在十年前。应出版社之约,他需完成一本关于气象学家、原中科院副院长叶笃正先生的传记,这是“十二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2013年初,一个大雪纷飞的日子,他赶到北京中关村叶笃正的家,近距离感受叶笃正、冯慧夫妇科学家的人格魅力。历时一年,他将高深的科学知识通俗化地描绘了出来, 取得了较大的社会反响。
随后,他再次去中关村采访何祚庥院士,了解了一个官宦、文化世家的科技人才成长之路。也因为写作,他走进中国科大郭光灿、杜江峰等院士办公室,聆听他们的量子研究。
当合肥市科协、出版社约周玉冰写合肥籍院士的时候,他手头上除了本职工作,还有两本写作任务,其中一本书已经拖了许多年。不过他还是答应了这本书的写作。他认为,这又是一次科技对话的过程,一次科技素养提升的过程。
或许因为其成型的文学风格,也造就他所著的相关科技图书有一种深入浅出、清风拂面的气息。
解锁·院士故事
根据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公布的数据,合肥籍(含祖籍)院士有21人。 这21位院士中,有11位院士出生在1940年前,他们分别是徐克勤、杨振宁、吴新智、李道增、周本濂、彭一刚、刘盛纲、王思敬、王正国、沈荣骏、王广厚。他们有共同的经历:青少年时代正逢抗日战争,在艰难困苦中求学与成长。也正因为历经了时代的艰辛和求学的艰难,他们身上有着浓郁的家国情怀。最终,《科技风华》便选取这11位合肥籍资深院士,在科学性与趣味性的追求下,呈现了他们的科技人生,用文字,搭建了一座与科学家们心灵沟通的桥梁。
图书创作过程,并没有想象中顺利。
周本濂院士是淮军将领周盛传的五代孙,著名材料物理学家,他的材料仿生探索在国际上很有影响。可惜,他于2000年去世,加上性格恬淡,很少有人知晓。周玉冰几经辗转后找到他的学生高英俊,又联系了隋国鑫、郭敬东等人,最终才联系上他的女儿周蔚然。
在离计划出版的日子较近时,原子分子与团簇物理学家王广厚几经周折才联系上,但他婉拒接受采访。内心不甘的周玉冰去了王院士老家三河镇,满街满巷地打听。终于,遇到王院士同村子的一个人,带着周玉冰去了王院士弟弟家。他便先与其弟弟聊家世,了解王院士艰难的童年生活和奋进的学生时代。几天后,王院士便安排学生与周玉冰联系,接受相关采访。
致敬·科技风华
300多个夜晚,与11位资深院士做心灵对话,或与院士本人交流、或收集资料、或采访他们的助手与子女。周玉冰左手工作,右手写作,力求透过本书,让读者能感受院士的科学人生和人格魅力。
杨振宁在美国做研究的二十世纪五十年代,1926年提出的“宇称守恒”定律已经是全世界物理学界认可。1956年,杨振宁和李政道发表了关于“宇称不守恒”的论文,指出“宇称守恒”定律在弱相互作用中不成立。两位年轻华人的论文,立即遭到了全世界物理学界的反对,包括当时影响很大的物理学家泡利和费曼。最终,通过5个多月的实验,证明了“弱相互作用下宇称不守恒”的正确。这其中,华裔科学家吴健雄做了很大贡献。
杨振宁可谓家喻户晓,相关出版物很多。呈现怎样的杨振宁?周玉冰决定写他的古典文化熏陶以及与邓稼先深厚的友谊。
2018年12月,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向全球提供基本导航服务。从陈芳允提出“双星定位”到北斗导航全球服务,有许多科技工作者为之努力,其中包括沈荣骏,他敏锐地感觉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的重要性,便与科学家孙家栋一起联名递交报告,推动了中国的卫星导航工程在1994年获批立项。
沈荣骏,一辈子为中国的飞天梦而不懈追求。《科技风华》描绘了“神舟一号”发射中惊心动魄的过程,以及沈荣骏为之瘦了8斤的日日日夜夜。
中国太赫兹先驱的刘盛纲,年轻时就以努力和成就受到刘少奇、聂荣臻的鼓励,是时代的楷模;刚刚大学毕业的徐克勤,为了野外考察,竟然给素未谋面的权贵人物张治中写信寻求经济支助,竟然成功。他此后70年跋山涉水,为祖国探寻矿藏。此外,以科学论据与远古对话的吴新智、寻梦剧场精彩的李道增、率先开展材料仿生研究的周本濂、让建筑有灵魂的彭一刚、听从祖国召唤的工程地质学专家的王思敬、站在中国军事医学制高点的王正国……他们无不低调、严谨、务实、勤奋,在各自的领域取得不寻常的成就。
在写作的过程中,周玉冰深受启发:“任何一个有成就的人,都有极强的自省与自觉意识,有着强烈的家国情怀和攀登高峰的勇气、毅力。”
阅读《科技风华》,可以感受到院士的科学人生和人格魅力,体会到“科学家精神”的丰富内涵。他们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爱国精神,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追求真理、严谨治学的求实精神,淡泊名利、潜心研究的奉献精神,集智攻关、团结协作的协同精神,甘为人梯、奖掖后学的育人精神,给人深深启迪。“青少年阅读了,或许,在感动的瞬间就决定了人生的方向。”
大海与星辰浩瀚无比,研究与探索永无止境。沐浴科技之光,感受科技风华,我们的生活丰盈多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