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卷土重来,热射病不得不防
2023年6月2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别把高温中暑不当回事!
高温卷土重来,热射病不得不防

蔡富根/整理
 

近日,我国多地气温突破40℃,中央气象台连续发布高温预警。据悉,未来几日,华北东部、黄淮大部将再度出现高温天气。国家疾控中心日前发布《高温热浪公众健康防护指南》,指导公众进行科学防护,预防和降低高温热浪对人群的健康危害。高温天气如何做好中暑预防措施?出现先兆中暑、轻度中暑如何干预、处置?一起来看本期健康周刊带来的高温下的健康指南。        

疾控机构提示正确处置中暑

根据国家疾控中心发布的“高温天气,谨防中暑”健康提示,高温、高湿、强热辐射天气可造成人体的体温调节、水盐代谢、循环系统等出现生理功能改变,一旦机体无法适应,引起生理功能紊乱,可能造成体温异常升高,从而导致中暑,还可能导致其他心脑血管疾病等慢性病恶化。《高温热浪公众健康防护指南》指出,儿童、孕妇、老年人等敏感人群,慢性基础性疾病患者和户外作业人员是高温热浪健康防护的重点人群,建议加强自身健康防护。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急诊科副主任医师迟骋表示,一旦发生中暑,要及时干预、正确处置,将患者转移到阴凉通风处,解开患者衣扣,并通过擦拭、冷敷等措施帮助患者降低体温。同时,给患者补充含有盐分的液体,补充中暑导致的体液和电解质丢失。简言之,物理降温、降低室温、补水,有助于逆转或终止中暑进程。

国家疾控中心卫生应急中心有关专家提示,一旦遇见患者出现意识障碍、不自主抽搐等重度中暑症状,现场处置的同时,不应犹豫,立即拨打120送医。在高温天气里,可以通过大量饮水、减少户外活动、保持室内凉爽和饮食清淡来预防中暑。

中暑非小事,热射病可致命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急诊科主任吴桂昌介绍,中暑按临床症状轻重,可分为先兆中暑、轻症中暑、重症中暑。“先兆中暑主要临床表现为恶心、头晕、头痛、出汗、耳鸣、面色潮红等,其危害程度较低;轻症中暑,除中暑先兆的症状加重外,还伴有面色潮红、大量出汗、脉搏快速等表现,体温升高至38.5℃以上。”吴桂昌介绍,重症中暑可分为热痉挛、热衰竭和热射病三型,也可出现混合型。会产生肌肉痉挛、头晕恶心、心律紊乱、轻度脱水、体温高达40℃以上、意识障碍等多种症状,可能危及生命。

其中,热射病是中暑最严重的类型,具有很高的病死率。由于暴露在高温高湿环境中机体体温调节功能失衡,产热大于散热,导致患者核心温度迅速升高到超过40℃,伴有皮肤灼热、意识障碍 ( 如昏迷、抽搐、谵妄、行为异常等) 及多器官功能障碍。

每个人都可能在“好发人群”中

“高温天气下,一定要注意防暑。”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急诊科住院医师曹亚文提醒,“与其他疾病不同,中暑对每个人来讲都是‘公平’的。”

据介绍,中暑的高发人群不仅包括体温调节能力不足者(如年老体弱者、儿童)、伴有基础疾病者(如精神障碍、脑出血后遗症等)及长时间处于高温环境者(如环卫工人、封闭车厢中的儿童),还包括在室外高温剧烈运动的青年、高强度训练的人群、室外工作者等。高强度体力活动会使机体产生过多的热量,导致机体产热与散热失衡,从而增加中暑的风险。

吴桂昌提醒,有人中暑后可以按照以下步骤紧急施救:将患者迅速带离高温环境,转移至阴凉通风处安静平躺,迅速解开患者的衣服,松开腰带;意识清醒患者,可补充液体、淡盐水及运动饮料等;可用湿毛巾冷敷、冰敷腋下,不提倡药物降温;遇到意识模糊的重症中暑患者要立即拨打120及时就医。

预防中暑,可以这样做

●当气温达到35℃及以上时,应尽量留在室内并保持通风,避免正午出行或在户外长时间停留;

●不要长时间将婴幼儿、儿童或宠物留在停运、不通风的车里;

●在户外,应当尽量选择轻薄、宽松及浅色的服装;

●大量饮水。注意补充盐分和矿物质,尤其老年人体内水分含量低,易脱水;

●日常生活中的菊花、金银花、荷叶、薄荷等具有清热解暑的功效;

●随身携带防暑降温药物,如:藿香正气水/丸、人丹、十滴水、风油精等。

哪些情况需要就医

专家提醒,如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就医:

1.体温持续升高,甚至超过40℃,应及时就医。

2.头痛:在高温环境下或重体力劳动后出现持续性头痛时,应该及时去医院就医。

3.肌肉痉挛:在高温环境下或重体力劳动后出现全身肌肉,尤其是四肢肌肉不自觉地抽动,应及时就医。

4.呼吸浅快:呼吸速度加快,超过20次/分,吸气吐气量小,应及时就医。

5.恶心:有想呕吐的感觉但是又吐不出来,此时应及时就医。

如发现以下情况立即送医:

1.昏迷:丧失意识,对外界的刺激反应迟钝或没有反应;

2.极度虚弱:感觉没有一点力气,几乎动不了;

3.意识模糊:无法准确地感知周围人或事物,如不知道自己在哪、不知道其他人在说什么;

4.谵妄:精神错乱,胡言乱语;

5.癫痫:全身肌肉不自主地抽搐,没有意识,对外界刺激没有任何反应。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