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州: 念好“巡、解、心”三字诀 做好平安“大文章”
2023年6月2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宿州: 念好“巡、解、心”三字诀 做好平安“大文章”

韩飞 记者 禹志强 蔡富根
宿州市开展社会心理服务月活动
 

党的二十大报告将“平安中国建设迈向更高水平”作为新时代十年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的重要方面,把“平安中国建设扎实推进”确定为未来五年主要目标任务的重要内容。宿州紧紧围绕党的二十大报告关于“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提升社会治理效能”重大部署,念好“巡、解、心”三字诀,做好平安建设大文章,平安创建活动参与率跃居全省第6位。

念好“巡”字诀,织密群防群治防控网

平安建设是一项巨大工程,需要各方齐抓共管,形成合力。

宿州从做强巡逻队伍、做细巡逻措施、做实巡逻入手,强化管理,提升“平安巡”科学化。从2022年10月开始,采取基层公安民警(辅警)牵头,村(社区)组织、平安志愿者主动参与的方式,全市选配登记“平安巡”队员共5600余人,常态化组织开展“平安巡”26万余次。各“平安巡”队伍积极做好防火、防盗、防爆、防治安灾害等工作,实现了治安隐患排查化解、社会治安防范处置和平安建设正能量宣传等全方位提升。

为夯实平安建设基础,宿州市还在强化专群结合,提升“平安巡”立体化上做出了许多探索。

在公安警务专业巡方面,“平安巡”由派出所所长实地巡查,每天通过“平安巡”管理系统对巡逻情况进行审核;由市、县两级公安机关加强巡逻业务指导,监督检查巡逻工作情况。与此同时,泗县探索推行“交所合一”模式,将农村地区治安基础管控与道路交通安全管控相结合,减少管控盲区,交通事故出警速度从原来的30分钟缩短至10分钟以内。砀山县创新“三警合一”执法勤务模式,将城区治安警、交警、特巡警有机结合,使社会面管控、交通疏导、嫌疑人抓捕等工作一体运作、整体推进。

在居民互助自治巡方面,进一步完善网格化服务管理。将“平安巡”工作与1.3万余个社会治理网格相结合,将“平安巡”队伍建设与选聘的1.7万余名专兼职社会治理网格员相结合,同频共振、拓展延伸。构建十户联防、邻里守望服务管理模式,成立邻里守望服务队,积极开展日巡夜防、矛盾调解等工作。

在群防群治社会巡方面,全市共组建3945支群防群治队伍,每万人拥有群防群治人员181名。科学调配警力,建立城区警民联系群、警民议事厅,通过“1+2+N”防控、“一长四员”校园及周边治理、护学义警等措施,构建出了紧密衔接的地面、空中、网上防线。

强化科技赋能,提升“平安巡”智能化是宿州提升平安建设的重要手段。为此,他们专门研发出“平安巡”管理系统,综合巡逻审核、巡逻监管、巡逻人员管理等功能,对全市巡逻覆盖率、达标率等进行统计分析,对辖区巡逻记录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他们还给“平安巡”插上智能化“翅膀”。通过加强智慧安防小区建设,配备前端系统录入、小区智感采集等设备,实现基础信息自动采集、主动上报录入。以推进公共视频监控建设联网应用项目(简称“雪亮工程”)为抓手,深化治安防控、案件侦破等应用,建设监控数量8633路,整合汇集社会资源13460路。

针对留守人员分多聚少、情感缺失等问题,“平安巡”结合技防工程建设,为留守家庭安装智能视频系统,切实打造群众“贴身心理顾问”。使在外务工人员“家里看得清,工作放下心”,使留守人员实现心灵沟通“跨时空、零距离”。

念好“解”字诀,做细矛盾化解一站式

宿州坚持以群众矛盾纠纷化解“最多跑一地”为目标,加大各级矛盾纠纷调处中心建设,为群众提供受理、调处、帮扶、反馈等一站式服务。他们积极探索尝试“互联网+调解”解纷模式,创建民众“掌上”诉求、办理、监督全流程参与的在线预约、线上调解新模式。

宿州积极落实闭环管理,各级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中心以专职调解员和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组织建设入驻为保障,开展全流程闭环式矛盾纠纷化解工作,使矛盾纠纷化解在调解阶段。

为打造解纷品牌,宿州组织开展民情恳谈、“和为贵·大家谈”等系列协商活动,173个社区建立协商机制,1163个村落实“四议两公开”制度,678个驻城区单位与社区签订共建协议。他们还创新矛盾调处平台,打通“宿纷速调”网上受理通道,全市1420个人民调解组织、6633名调解员积极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

念好“心”字诀,创新平安建设心模式

筑牢社会治理“心”格局,是创建平安宿州的前提。为此宿州以建设首批全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市为契机,在1327个村和68个社区的综治中心均设立了心理服务室,在所有乡镇(街道)建立精神卫生综合管理小组,投资建设了5个精神专科医院,建立起21个心理咨询社会组织,开通38部心理援助热线,搭建起多维立体的社会心理服务载体和平台。此外,还邀请20名国内知名专家学者来宿进行专题讲座,组织全市700多名心理咨询师和近100名心理医生开展宣讲,画出社会治理“同心圆”。

针对特殊群体难管理、易出事问题,宿州建立起治安防控“心”体系。对贫困严重精神障碍患者住院看病“全买单”、监护人责任险“全购买”,规范摸排随访工作流程,定期督导培训,切实提高了管理服务水平。与社会养老服务机构合作,对近百名精神等残疾人员试行“微托养”,并探索稳定期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社区型康复新模式。采取“1+6+n”方式为在校学生提供心理服务,开设市民社会心理服务体验中心,这些都起到了润“心”细无声的效果。

让广大群众共享平安和谐“心”幸福,是宿州不懈的追求。为此,他们还推行了“十户联防、邻里守望”和“孝文化+心理服务”等平安建设“心”方法,编写心理健康科普歌,制作快板式微视频,利用头条、抖音进行推送;组织心理健康宣讲,推动社会心理服务和教育“六进”活动。

聚焦人民安全需要,依靠人民守护平安。宿州通过念好“巡、解、心”三字诀,做出了平安建设的大文章。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