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古村“守艺人”
前5月,我省新能源汽车产量全国第四
1~5月,全省16市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为81.6%
全省耕地面积连续两年实现净增加
3上一篇 2023年6月26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安徽省耕地保护成效显现
全省耕地面积连续两年实现净增加

记者 唐朝
 

昨日是第33个全国“土地日”,今年的主题为“节约集约用地,严守耕地红线”。记者从安徽省自然资源厅了解到,近年来,我省推动耕地保护制度建设,组织实施一系列耕地保护措施,全省耕地保护成效逐步显现。因耕地保护工作突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成效好,我省已于2021年、2022年连续两年获国务院督查激励。

全省现有耕地面积约8320万亩

安徽省是全国5个粮食净调出大省之一。2022年,全省粮食播种面积10971.3万亩,粮食总产820.02亿斤,居全国第4位。安徽省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数据显示,全省国土总面积21021.06万亩,其中,耕地面积8320万亩,占比39.6%,耕地面积较第二次全国国土调查上升一位,位居全国第8位。

但与此同时,我省人均耕地不足1.17亩,不到全国平均水平,其中有近一半的省辖市人均不足1亩;以占全国1.45%的土地承载了占全国5.08%的人口,以占全国4.35%的耕地生产占全国5.62%的粮食,土地承载压力大。

连续两年实现耕地面积净增加

记者了解到,按照国家统一部署,安徽省将国家下达我省的耕地保有量8115.23万亩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任务7145.08万亩,足额带位置落到图斑、地块,为全省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精准化、数据化管理,实现“位置可查、变化可追、责任可究”提供支撑。在制定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细则时,将耕地保有量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任务作为一票否决事项进行严格考核。

同时,通过强化耕地占补平衡主体责任,鼓励立足本地耕地后备资源,加大补充耕地项目实施力度,因地制宜开展“旱改水”提质改造工程,增加有效耕地面积,确保建设占用的耕地等量优质补充到位,我省已连续23年实现耕地占补平衡。

2022年2月,安徽省委、省政府审定印发了《安徽省落实最严格耕地保护制度的若干措施》,提出党政同责、遏制“非农化”防止“非粮化”、严格占补平衡和进出平衡、严厉查处违法行为、找回流失耕地、严格考核检查、完善约谈问责机制等措施,为严守耕地红线提供制度保障。

依据2021年度国土变更调查数据,全省2021年末耕地面积8311.6万亩,较2020年末增加31.25万亩,为“三调”以来耕地面积首次增加,耕地减少的势头得到初步遏制,为我省粮食产量连续5年稳定在800亿斤以上、端稳中国饭碗持续贡献安徽力量奠定坚实基础。

另据初步统计,全省2022年末耕地面积较2021年末再增加6万亩,连续两年实现耕地面积净增加。

建立耕地保护补偿激励机制

2021年,安徽省自然资源厅会同省财政厅印发《安徽省耕地保护补偿激励及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在全省范围内建立耕地保护补偿激励机制。自该项措施实施以来,耕地保护补偿激励资金已累计覆盖16个市、95个县(市、区)、243个乡(镇、街道)。

此外,2022年以来,安徽省共立案查处土地违法案件647件,涉及耕地0.23万亩;安徽省自然资源厅与省检察院、省公安厅联合挂牌督办4起非法占用农用地案件,移送追究刑事责任案件22件;全省自然资源系统共移送纪检监察机关涉及党员干部、公职人员问题线索146人次,党政纪处理120人次。

 
3上一篇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