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8日上午,美国国务卿布安东尼·布林肯抵京,开启为期2天的访华之行。18日下午,中国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秦刚与布林肯在北京举行会谈。
布林肯是拜登政府访华的最高级别官员,也是2018年以来首位访华的美国国务卿。
2023年1月中旬,美方曾宣布关于布林肯访华的消息。不过,2月3日,美国务院高官称,受“中国无人飞艇进入美领空”事件影响,布林肯决定推迟访华。美媒认为,布林肯此次访华表明,美国希望在“紧张局势下”恢复与中国的高层沟通。
近来,“交流”“接触”“沟通”再次成为中美关系的高频词,双方保持沟通的基调,也释放出重要信号。中国社科院美国研究所研究员刘卫东指出,当前是中美关系恢复平稳的“窗口期”,双方需要维持关系的相对稳定。
据央视新闻、中新社
中美新一轮高层互动 5月以来接触增多
过去半年,尤其是近两个月来,两国高层的新一轮互动引发关注。
2022年11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同美国总统拜登在巴厘岛会晤并达成重要共识,两国元首同意,双方外交团队保持战略沟通,开展经常性磋商。
2023年2月1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王毅在出席慕尼黑安全会议期间,应美方请求,同美国国务卿布林肯进行非正式接触。
3月31日,王毅在北京应约会见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会长欧伦斯。欧伦斯高度赞赏中方释放深化改革开放的强有力信号。他说,“脱钩断链”无益于美中两国,也无益于世界,将继续为增进美中相互了解发挥积极作用。
进入4月,多名美国官员,包括布林肯、美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沙利文等,先后表达希望与中国恢复对话,称不寻求对华“脱钩”、不寻求两国冲突等。
5月以来,中美高层互动接触频率明显上升。
5月8日,中国国务委员兼外长秦刚在北京会见美国驻华大使伯恩斯。
5月10日至11日,王毅同沙利文在奥地利维也纳举行会晤。双方就推动中美关系排除障碍、止跌企稳进行了坦诚、深入、实质性、建设性的讨论。
5月下旬,中国商务部长王文涛赴美出席亚太经合组织部长级会议,期间分别与美国商务部长雷蒙多和商务代表戴琪举行会谈。
6月5日,中国外交部副部长马朝旭、美大司司长杨涛分别同来访的美国国务院亚太事务助理国务卿康达、白宫国安会中国事务高级主任莎拉·贝兰举行了会见、会谈。
中方表示,双方进行了坦诚、建设性、富有成效的沟通。美方也称,这次会谈的内容是“坦诚和富有成效的讨论”。
6月14日,秦刚应约同布林肯通电话。这是近期中美两国最新一次高级别接触。
布林肯访华 释放哪些信号?
据路透社日前报道,负责东亚和太平洋地区外交事务的助理国务卿丹尼尔·克里滕布林克称,预计布林肯此行将与中国高级官员举行一系列会谈,可能会涉及台湾和乌克兰危机等问题,双方“还将讨论共同关切、全球和地区事务,以及共同应对跨国挑战的潜在合作等”。
克里滕布林克称,布林肯的主要目标是与中国进行“坦诚、直接和建设性”的讨论,“尽可能以最负责任的方式管理(中美双方)的竞争关系。”
美国官员预计,布林肯的访问将为中美更多的双边会谈铺平道路,包括美国财政部长耶伦和商务部长雷蒙多可能会在未来几个月内出访中国。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6月16日称,布林肯此次访华,双方将就中美关系及共同关心的重要国际和地区问题交换意见,中方将阐明对中美关系的立场和关切,坚决维护自身利益。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称,经历了中美关系“紧张”的一年后,两国正在“努力重建正常关系”。还有一些美国官员强调,有必要建立开放的沟通渠道,防止中美“竞争性”关系演变成冲突。
当前,为什么美方想要尽快恢复与中国的交流?中国社科院美国研究所研究员刘卫东指出,其一,拜登政府希望稳定当前的中美关系,由于美国2023年没有大选,这是一个中美关系恢复平稳的“窗口期”。
其二,中美尽可能地多合作,能够帮助拜登政府改善在美国国内的形象与地位,有利于双方在双边贸易、气候变化等问题上进行合作并取得一些进展,从而为拜登2024年竞选连任提供有利筹码。
新加坡国务资政兼社会政策统筹部长尚达曼6月13日曾称,中美竞争的最终结果不太可能是“一种制度胜过另一种制度”。两国必须共存,并且是以符合两国人民利益的方式共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