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实招重拳治理高考骗局
顺着人性做事,逆着人性做人
人与人之间的差距,就在这三句话里
“血型减肥法”并不靠谱
高温津贴不能“打折扣”
下一篇4 2023年6月1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以实招重拳治理高考骗局

北 岸
钓鱼 王恒/漫画
 

一年一度的高考落下帷幕,很快将进入填报志愿环节。既要考得好,也要报得准,广大学子才能如愿进入梦寐以求的学校。填报志愿,是升学择业的关键,容不得半点含糊。

每年这个时期,会有一些考生和家长反映,某些机构或个人通过网络、电话等方式,开展志愿填报等方面的指导并收取高额费用,存在政策不准、信息不实甚至诈骗等问题。这从一个层面反映出,高考志愿填报领域存在着安全隐患,相关部门理应提高警惕、强化治理。

围绕高考,骗局与风险不限于志愿填报。“提前查分”“可修改成绩”“补录名额、内部指标”“伪造录取通知书”“冒充军校招生”……最近,相关部门梳理并发布了一些与高考有关的骗局形式,提醒广大考生和家长要擦亮眼睛、防范风险。这些花样各异的骗局,也在很大程度上说明,警惕高考骗局的变种,应从考试、查分、招录等各环节入手,但凡涉及钱财交易行为,都切莫轻听轻信。

让种种骗局无人可骗,一个重要前提就是广大考生和家长应放平心态,相信高考选拔的公平性、透明性,而不是相信什么“捷径”。

骗局在“升级”,整治骗局背后的乱象应多措并举。这意味着,相关部门需要一方面加强源头治理,堵住考生信息泄露的窟窿;另一方面要升级防骗反诈手段,加强信息监管与过滤。同时,面向考生和家长,要广泛宣传和普及高考防骗知识,提升全社会对高考骗局的辨别能力。

整治高考骗局,既要做有害信息的“减法”,又要做有益信息的“加法”。在高校、专业、志愿填报等方面,只有做到权威的信息更容易获取,更清晰明了,更直达考生,那些有害信息才不能“横行霸道”。破解骗局骗人的困境,最省时省力、有力有效的方法,莫过于通过各类渠道和途径,让权威信息占优势、成主流。在这个方面,各高校、各教育主管部门可大展所长、大施所能。这也不失为一种对外展示的机会、招生宣介的名片。

高考志愿填报,是立足当前分数的“技术活”,也是面向未来成长的“发展账”。一次选择需要慎重,一辈子的选择则有无限可能。今天,我们应该为广大考生和家长营造健康、安全的招录环境。 人民网

 
下一篇4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