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高考护航,我们怎样做得更好?
热爱生活,是一种能力
和有温度的人在一起就是最好的滋养
“高铁上霸座被行拘”是堂生动法治教育课
筑牢安全生产的人民防线
下一篇4 2023年6月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为高考护航,我们怎样做得更好?

栗 水
考场外的靓丽风景 王恒/漫画
 

6月7日,2023年全国高考正式拉开大幕,全国1291万考生奔赴考场,报考人数再创历史新高。针对今年高考期间各项服务保障需求,各地教育、卫生、交通等部门提前细化服务保障方案,倾力打造,强化协作,推出多样化的有针对性的温馨护航举措,全方位为考生保驾护航。(6月7日央视新闻)

6月,没有哪件事比高考更让人关注。1291万个考生就是1291万个家庭,牵动的是全国几亿甚至更多人的目光。

一年一度的高考,事关万千家庭的切身利益,关系万千学子的前途命运。因此,小到每个家庭,大到整个社会都在全力以赴护航高考。为给考生营造良好的考试环境,教育部部署各地深入开展“2023高考护航行动”,多地出台措施,静音、降噪,调整上班上学时间,缓解交通压力。此外,全国各地还开展了高考志愿服务活动。如合肥动员1000余名青年志愿者参与考生爱心护航、考场秩序维护、考点停车保障、防暑降温等志愿服务活动。这些贴心又暖心的措施,无疑为考生创造了条件、增添了动力。

所有的目光都聚在考生,所有的行动都为了高考。然而,我们是否想过:我们所做的一切是不是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究竟怎样做才能真正帮到孩子?

家长“旗袍送考”、拿着向日葵送考、给孩子订带“985”“211”数字的高考房……这样的场景今年依旧常见。用谐音博个好彩头,家长们的用心不可谓不良苦。殊不知这样的心理暗示并不一定能起到好的作用,反而会加重孩子的心理负担,不利于发挥。

每临大事有静气。家长助考不妨保持平常心,以静制动。在学习上帮不了大忙,但要努力保持家庭稳定和谐,别急躁更不能争吵;其次,不要和孩子探讨与考试有关的问题,更不要把状元、夺魁挂在嘴边,以免给孩子增加压力;此外,要用心做好后勤保障工作,合理安排健康饮食,让孩子精神饱满地参加考试。

护航高考是家长的责任也是每个市民的责任。为保证广大考生能保持最佳考试状态,每个市民都要自觉行动,静音护考。在考点周围,开车要做到文明礼让,尽量避开考点周边道路。

十年磨一剑,今朝试锋芒。高考不仅是孩子们的高考,也需要家长和整个社会交出满意的答卷。护航高考不仅需要热情,更需要智慧和能力。         

 
下一篇4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