莴笋各地叫法不一,我们这里称做莴笋苔,似乎也很形象。勤劳的母亲,利用渠塘沟坝旁边用水方便的条件,开荒整地,一锹一锄地积累,以无数次磨破手掌为代价,换来了承包地以外的十多块大大小小的土地。种上莴笋、辣椒、苋菜、茄子、西红杮、南瓜、生瓜、白菜、豆角、茶豆、生姜、雪里蕻等二十余种菜蔬,在全家的辛苦操持下,这些不大的地方,常年生机勃发。人勤地不懒,每一块土地都有令人惊喜的收获。
起先,我家种的是收成高的青莴笋,它易生长,少虫害,适合劳动力不够的家庭种植。春天来临,母亲会选一块较为平整的地方种莴笋,这样成熟后就可以供整个春夏天搭配着食用,选平整的地,便于平时收获平根铲掉。农家种什么、选何种、如何种等等,都有很多统筹方法,需要经验,反复揣摩,关注细节。如此,农家平淡的生活渐渐有滋有味。每年正月底,母亲不怕麻烦,在院中用塑料薄膜育苗,包括棉花、西瓜、莴笋、辣椒、茄子等,有时确实因为时间不够,才会从集镇上买现成的苗。母亲下苗前一丝不苟,很多工序我都参与过,但是很多流程现在渐渐模糊、忘记了。
莴笋对田管要求不高,母亲通常会下上两三百棵莴笋苗,加上损耗和赠送的部分,移栽好收获也够全家享用。农家人生活讲究少,但蔬菜必须常换口味,这是家人勤劳能干的标签,碗头上常年不便的菜品,其实乡邻会在心里记住的,虽然多不会以偏概全,但也会留下不好的印象。
莴笋栽后,隔几天不看就有惊奇发现,不久就长至十多厘米高,齐刷刷地仰望着蓝天。月余,就可以选择出众的收获了,贴着地面一铲就是一棵,两棵就能炒一大盘。后来,我家种了香莴笋,茎和叶色彩搭配,形成了色差,看着很好看,吃时感觉味道也好,孩子们都喜欢。
莴笋炒食、凉拌、晒干、腌渍皆可,各有风味。炒食时,可与肉类、木耳等菜搭配,色香味更佳,相得益彰。单独清炒,根据个人喜好,片、条、丝均可。鲜嫩莴笋,切丝凉拌,入口清爽。在我家,莴笋嫩叶不会浪费掉,将它切碎和莴苣一起清炒;或是撒些盐,揉上几遍,挤去苦水,和凉拌丝一起食用。生活困难的那段日子,粗粗壮壮的莴笋,开荒地里的一众菜蔬瓜果,持续接力,充腹之余,铭肌载切。那些美好的乡村日常,已在记忆里生根发芽,生长幸福,守护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