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华山隐士,自汉代有记载至今,从来都不缺。古人且不提,当代的民间学者赵恩语到九华后再也没走,以制茶为生,研究中国古人类生活。再就是何显玉先生了,他从省级媒体名记者退隐江南九华山中,于茶溪小镇筑何园自居,掐指算来也隐居七八年了。
这一种聪明,叫“退隐”,是陶渊明的“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几个春秋间,何显玉把何园翻来复去,打理得像个小姑娘;他不是砌个水池,就是架个木栏;不是挖土建沟,就是填土种藕。前前后后还收养过十多条流浪狗,放几只野鸭子入池塘。晴耕雨读,闲写文章,发到自己的“茶溪听雨”微信公众号上。他原本就是成就很高的著名记者,山中“修炼”这些年,九华山的烟雨云水,峰峦灵秀,草木葱茏,其文章更是入诗入画,禅意很浓。有远朋探望、近友拜访,菜蔬饭香,觥筹交错,热闹一番。他园中墙头摆了一大长串的空酒瓶,成了山野间一道别样的风景,也足见他的好客。何显玉的山中日子,平淡中有高潮,娴静中有忙碌,夫唱妇随,称得上神仙眷侣了。
这段时光,何显玉先生开通了出山模式,东奔西走,寻亲访旧,都是作家出版社出版了他的散文集《茶溪听雨》引起的蝴蝶效应。被作家记录在文中的人物翘首期盼此书,想看自己在作家笔下的模样。作家想将书一一送到文中主人公手上,有些故人已永远无法送达了,他便执拗地辗转找到其家人,递上此书。
《茶溪听雨》一书,满纸是人间烟火气:生活真、人物真、事情真、感情真,可谓真气充盈弥漫,读来倍觉神清气爽。每一行文字,都可感受到作家沉甸甸的热心,将来,每一个字都有可能成为证据。在文学作品全是正能量宣传的当下,走走乡间土路石桥,看看空无的农村,呼吸一下纯洁的山气,太难得了。在以现实主义为大旗的文坛,我们已少见呈现现实的好作品了,更别说什么针砭时弊、鼓与呼的东西了。我们有“穿越”、有“奇幻”、有“未来”、有“武侠”、有宫戏神剧,就是鲜见贴近现实生活、抒写民间疾苦的作品。
现在看《茶溪听雨》,或许会觉得里面篇章的内容取材都太日常了,艾草、茶叶、南瓜、荷花、早茶、冬荷、桑叶、西瓜,甚至是流浪狗、池塘里的蛤蟆,都能入文。人物也莫过就是亲朋故友,也不见惊天动地。可是,再过三五十年看,你一定会为《茶溪听雨》书中真实的记录而感动、激动。如同《芙蓉镇》《人生》的故事,只有特定时代可以发生,今天不可能有了,但他们在课本上不会有,史册记载也删减省略含含糊糊了。我说,《茶溪听雨》是芸芸众生生活的侧影、微距、节选,就像沈从文的湘西系列作品,已经成为研究那段历史的珍贵参考资料。
其实,书中大部分文章都是何老师从山间生活中顺手捡拾的题材,信笔写来随手上传到公众号上。他写作时激情满满的,有记者犀利的目光,也有愤愤不平之气,不虚伪,不矫情,如刚爆破下来的石头,有硝烟味,有粗粝感。我想他是脱离了难以言说的樊笼,飞翔在自由的天空上,找到了自由的乐趣。我一直认为何显玉先生心里是有自己的准则的,毕竟在媒体摸爬滚打几十年了,不该写的,他坚决不写。或者说,他是有选择地、有角度地去记录生活。很多时候我们还没感知到,我们的担心显然多余了。现在书中呈现的这五十六篇文章,经过作者的归类、修改、删减、润色,更加淳朴、厚重、完美,如同他外表看似文弱、实则彪悍的身材,浑身上下透着一股劲。
研究过了周氏兄弟散文,读惯了董桥、木心的精致小品,熟悉了郑逸梅、梁实秋,何妨读读《茶溪听雨》。千万别被这诗意的名字所迷惑了,其实,美丽的书皮包裹着的是:人间烟火,散发着满满的精气神,是刚出炉的烤山芋,滚烫、喷香、实在、疗饥。我们用心品味何显玉先生文字里的思想,能悟到一些道理。山中岁月慢,美境良人安。江南并不遥远,茶溪就在九华山间。有机会到何园来领略其禅味,体验茶溪听雨的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