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4月4日对我们家来说是个终身难忘的日子,是个黑色的日子!那天凌晨,我被急促的手机铃声惊醒,在电话中,妈妈哭着说:“孩子,天塌下来了,你爸爸走了。”妈妈告诉我:“昨天你爸参加单位体检,他中途突然摔了一跤, 哪知睡到半夜身体不适,就这样匆匆走了。”
爸爸沙宗复出生在肥西县小庙镇,他在两岁时,父母就先后离世,他是在爷爷奶奶,也就是我曾祖父和曾祖母的抚养下长大成人的。曾祖父是当地方圆百里的名老中医,他秉持医者仁心的精神为乡亲们看病,遇到家庭特别困难的病人,就免收医药费。家住高刘镇的刘婶结婚多年没有怀孕,四处求医没有治好。后来她听说曾祖父医术高明,就寻来请他治疗。那时刘婶家经济非常困难,曾祖父知道她家情况后,就减免她的医药费,经过近两年的治疗,刘婶得以怀孕,生了一个大胖小子。刘婶为了表达感激,每到过年时就给我曾祖父母送来她亲手做的鞋子。在我小的时候,爸爸常给我讲这件事。
也许受曾祖父对医术精益求精的影响,爸爸做什么事都一丝不苟、追求完美。他从小学到高中,成绩都很优秀,北京大学历史系毕业后,被分配到上海外贸工作,在单位负责中国画的出口。他对中国画的真伪、艺术成就、价值等方面业务知识努力学习、潜心研究,成为评价中国画的专家。他对画作所作的评价深得外商重视。有的画家为了得到他的好评,送画给他,他一概拒收。他对我说,拿了人家的东西手短,吃了人家的东西嘴软。收了人家的画,还能对画作出公正的评价吗?专家还能成为专家吗?在金钱面前不能动歪脑筋!他还给我讲了他单位一位同事的教训,那个同事把将要出口的一幅名画换作赝品,后来“调包”被发现,被判刑。他为同事感到惋惜, 一步走错,万劫不复!我现在回想他讲的话,还历历在目。
1984年,黄山书社成立,这是一家以出版古籍读物为主的出版社,急需要人才。爸爸作为人才引进,来到黄山书社担任总编辑。他来到出版社就把身心全部投入到审读书稿和培养年轻编辑的工作中。白天在单位看书稿,晚上又把书稿带到家里看。他对编辑的要求很严格,言传身教,希望他们能尽快成长起来。现在已经是出版社领导的一位同志回忆说,当年她刚进黄山书社时,为了保证质量,对书稿编辑仔细又仔细,生怕有差错,书稿编辑完成后,送到沙总编那里,沙总编在第一页就发现了差错。编辑们都说沙总编有一双“火眼金睛”,这双火眼金睛,一方面是因为他对工作一丝不苟,另一方面是他长期的知识积累。 从我记事起,在家里就没有看到爸爸闲过,他除了吃饭睡觉,不是看书稿、看书,就是写东西。在爸爸的书房里,他的著作整整齐齐地放在书橱里。其中有:《汉书补注》10 卷,《宋弘董宣阳球传》《诸葛亮庞统传》《李鸿章诗文集》《善于谋国而不善于谋身的郭崇韬》《略论宋濂的理学思想和文学主张》《历史文化名人戴东原》《他们如何评论李鸿章》《李鸿章与马关条约的签订》等。爸爸在黄山书社工作了16年,2000年退休。他和妈妈一直住在出版局大院20世纪70年代建造的老楼里,没有电梯,建筑面积才70多平方米。社里评职称、评优秀员工,他一让再让,还跟社长说,不要因为他资格老,每次都想到他,要让年轻人上。爸爸走了,尽管没有给我留下什么金银财宝,但在整理爸爸遗物的时候,我分明感觉到,他留给我的其实很多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