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自己嫁给中国”的新西兰友人
刘文典崇拜陈寅恪
下一篇4 2023年5月16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凯瑟琳·霍尔:
“把自己嫁给中国”的新西兰友人

吴耀明
凯瑟琳·霍尔
 

凯瑟琳·霍尔(Kathleen Hall)是一位新西兰女护士,上世纪20至40年代在中国工作十几年,帮助白求恩和八路军购买运输了大量药品和医疗器材,为中国人民抗战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为穷人看病的“何先生”

1896年,凯瑟琳·霍尔出生于新西兰北岛的纳皮尔市,父亲是公务员,母亲当过教师,她在家中七个孩子中排行第五,先后在家政学校、医院接受教育培训,成为一名专业的护士。1922年,她接受新西兰圣公会派遣,来中国从事医护和传教工作。学习了一年中国的语言、历史和文化后,到北京协和医院从事护理和教学工作,其间她跟随布道团深入山西、河北的贫困山区,为当地百姓治病。在目睹了中国的贫穷落后,霍尔对穷人的疾苦非常同情,决心要尽自己全力帮助他们,于是放弃在条件较好的北京协和医院的工作,先后到落后的山西大同、冀中河间教会医院工作。

1927年,霍尔来到冀中安国圣公会医院担任护士长。在医院男院新建完工后,她拿出自己的积蓄来增建女院,以改善当地妇女的就医条件。霍尔主持了两期护士培训班,亲自授课,共培养出60多名医护人员。1933年,她到曲阳、唐县的乡村做巡回医疗,5个月中出诊400次,为3000多位村民看病。她看到农村医疗卫生设施落后、农民生活条件差,进一步坚定了为穷人服务、改善农村医疗卫生条件的理念。20世纪30年代,黑热病、天花、疟疾、霍乱等传染病在安国肆虐,严重威胁当地百姓的健康和生命。霍尔带着医疗救护队,冒着被传染的风险,千方百计防治这些疾病,被当地人称作是救苦救难的“活菩萨”。

为了能长期帮助穷人,1935年,霍尔在曲阳县宋家庄、唐县牛眼沟建起两座诊所。为了方便与中国人沟通交流,她给自己起了个好听的中文名字“何明清”,当地人都尊称她为“何先生”。她经常住在山里,讲着当地方言,出诊时一个人背着药匣不分昼夜地走,有时要爬几十里山路,却从不叫苦叫累。霍尔认真对待每一个病人,不论穷富。她曾对看病的人说:“给穷人看病不要钱,帮助穷人不是为了钱。”村民们都说“何大夫不怕脏不怕累,是个好人”“何先生在这里做的好事数不清”。除了治病救人,霍尔还倡导文明生活,帮助村民学习公共卫生知识、树立个人健康常识,开展启蒙教育,让村民们认字、学习一技之长。她和蔼可亲的态度、高超精湛的医术和无私助人的精神得到了村民们的敬佩和赞赏。

帮八路军运送药品的“战地天使”

1937年,日军发动全面侵华战争,霍尔目睹了日本人烧杀抢掠,对侵略者无比痛恨、对中国人民更加同情,当她看到八路军为保护人民浴血奋战后,从心里由衷钦佩这支军队。宋家庄诊所与晋察冀军区总部相距几十公里,1938至1939年,霍尔经常到聂荣臻司令驻地汇报情况。聂荣臻对她讲:“你信上帝,我们共产党也信上帝。不过你们信的是耶稣,我们信的是劳苦大众,我们就是在为他们工作。”这让霍尔深受感动,她在日记中写道:“共产党人广阔的胸怀像大海,只有共产党才能使中国改变面貌。因为他们有严明的纪律,他们能给人们带来积极、热情和提高生活水平的希望。”霍尔开始从一个善良的、讲人道的传教士向与中国人民并肩战斗的国际主义战士转变。

由于日军的严密管制与封锁,八路军的药品非常短缺,医疗物资也供应困难。1938年12月,白求恩从唐县到曲阳拜访霍尔,向她介绍了八路军面临缺医少药的情况,霍尔马上让助手把自己诊所的手术器械和外用药品收集到一起,让白求恩带走。在深入交谈后,白求恩确定霍尔是可信赖的人,请求她帮助八路军购买药品物资并运送回来,霍尔答应了这一充满危险的请求。白求恩在当天的日记中写道:“我遇见了一个天使,她将上北平买药品器材,并且把它们为我们带回来!”

霍尔利用外国人身份的便利,不畏艰辛、冒着生命危险闯过日军一道道封锁线,去北平购买并运回药品、医疗器械、无线电器材等物资30多次,为边区转移爱国抗日人士和医务人员40多人,极大地缓解了八路军缺医少药、医务人员不足的状况。在她帮助转移到边区的人员中,就有后来成为柯棣华夫人的郭庆兰,几十年后郭庆兰仍心怀感激地说:“我感谢何明清,是这个外国人把我领上了中国的革命道路。”

霍尔帮助八路军的行为,令日军对其恨之入骨。1939年7月,日军发动扫荡,把宋家庄诊所付之一炬,也将她扣押并驱逐出中国。霍尔不得不离开服务了十几年的中国。9月,她到香港时与宋庆龄取得了联系,提出了继续为中国服务的要求,宋庆龄安排她跟随红十字会一支押送药品的医疗队前往八路军总部。经历了半年多的艰难旅程,终于接近目的地,但不幸的是霍尔这时病倒了,不得不停止这次行程,回国休养。

永远的中新友谊桥梁

1941年,霍尔回到新西兰,多次寻找机会准备返回中国,但因各种环境限制一直未能如愿。在新西兰,她致力于中新友好活动,和著名记者贝特兰等在惠灵顿组建了新中友好协会惠灵顿分会,1958年又组建了全国性的新中友好协会,后又任该协会奥克兰分会执委,在新西兰宣传真实的中国、发出友好的声音。

1960年,霍尔受邀来华参加了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1周年活动,受到了周恩来、宋庆龄、聂荣臻等老朋友的接见,并来到了石家庄为白求恩扫墓,重访了安国医院,勉励医护人员学习白求恩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1964年再次来中国访问,重访了大同。1970年4月,霍尔走完了充满传奇色彩的一生,终年74岁。霍尔一生未婚,她曾经说过:“我把自己嫁给了中国。”路易·艾黎称赞霍尔:“她的伟大之处在于伟大的牺牲,来之于兵荒马乱的病苦年代。她以爱和温暖和普通中国人民一起工作,这是真正的国际主义。”1990年,聂荣臻元帅为她写下了“救死扶伤,英勇献身,支持抗战,青史永存”的题词。1993年,霍尔的骨灰遵照她生前遗愿安葬在宋家庄莲花山上和曲阳县烈士陵园。在宋家庄,当地人把小学以她的中文名字命名为“何明清小学”,重建了“何明清诊所”,在保定市修建了“何明清纪念室”,新中友协还设立了资助中国贫困家庭女学生的“何明清纪念奖学金”。霍尔已经成为中新友谊坚实的桥梁,她的事迹镌刻在中新交往的史册上,她无私无畏的国际主义精神将被中新两国人民永远怀念。 据《学习时报》

 
下一篇4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