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报讯 矢状窦旁脑膜瘤就像长在脑子里的“马蜂窝”,不捅它,可能暂时没事,一捅它,就存在多种风险。近日,两位地域相隔千里的大脑功能区矢状窦旁脑膜瘤患者先后就诊于中国科大附一院(安徽省立医院)颅底及脑干肿瘤外科,经由夏成雨教授手术后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
34岁的小王来自黑龙江省佳木斯市, 2020年7月被诊断患有大脑功能区矢状窦旁脑膜瘤。当年8月接受了手术治疗,考虑出血风险,手术没有完全切除已经侵犯到矢状窦的肿瘤。
此后复查发现,矢状窦内残留的肿瘤在逐渐增大,小王随后又接受了伽马刀治疗,希望可以延缓二次手术的时间。但事与愿违,2022年9月开始,小王出现了下肢间断性麻木的症状,并逐步加重。磁共振检查提示,肿瘤还在继续增大,小王的心情跌落到了谷底,“我无法想象自己的后半生将在癫痫发作、肢体瘫痪的状态下度过。”
来自南京的李女士也有着和小王同样的困扰。李女士今年37岁, 2015年初被诊断出患有脑功能区旁的矢状窦旁脑膜瘤,辗转多地后接受了手术治疗。考虑到出血风险,矢状窦内的肿瘤也没有完全切除。因术中脑功能区受损,李女士术后接受了半年的康复治疗,左下肢的功能才逐渐恢复。
七年来,李女士一直定期复查磁共振,矢状窦内残留的肿瘤也在逐渐增大。李女士和作为外科医生的爱人开始各处咨询,但得到的回复均是手术难度大、风险高,很难实现肿瘤全切。第一次手术后肢体偏瘫的经历,更是给李女士留下了灰暗记忆。
小王和李女士均选择来到中国科大附一院南区神经外科接受手术治疗。夏成雨教授团队与手术室、麻醉科密切配合,为两人实施了残留复发矢状窦脑膜瘤的全切手术。在医护团队的严密监测和悉心护理下,二人术后恢复顺利,无明显并发症,一周后相继出院。
夏成雨教授提醒,侵犯矢状窦的矢状窦旁脑膜瘤应尽量避免姑息性切除部分肿瘤,尤其是年轻患者预期寿命长,姑息性切除后的10年内,肿瘤复发增大的概率很高,再次治疗将非常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