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金寨,制作手工挂面是一门老手艺,可以追溯到唐宋年间,至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许多金寨人都会制作手工挂面。近年来,借力新电商平台,金寨手工挂面在传承古法技艺的同时,不断推陈出新,走出了大山,成为新电商平台的“网红爆款”。
千年手工挂面搬进室内制作
在金寨,提到手工挂面制作,李先辉是一个绕不开的人物。
1986年出生的李先辉是土生土长的金寨人。2014年,在外摸爬滚打多年的李先辉回到家乡——金寨县青山镇,开始创业。一开始,李先辉在镇上从事物流配送行业。在工作中,李先辉发现,当地的手工挂面历史悠久、口感鲜美、营养丰富、价格实惠,非常受消费者欢迎。但是,物美价廉的金寨手工挂面存在两大“硬伤”。一是销售半径比较小,主要在附近的县市销售。二是生产方式落后,还停留在传统的家庭作坊式生产,产量很小。
“当时,农村电商已经有所起色,一些特色农产品纷纷出圈。我就想,手工挂面是金寨县的特色优质美食,为什么不能通过互联网电商平台,让它卖得更远呢?”李先辉说干就干,2015年他创办了金寨先徽农副产品开发有限公司,注册了“先徽手工挂面”品牌,寓意“敢为人先,独具徽韵”,从此开始了新的创业征程。
一直以来,金寨手工挂面都是家庭作坊式生产,在室外制作、晾晒,容易受到天气、环境等外部因素影响,产量很小,而且卫生也难以达标。进入手工挂面这个全新行业后,摆在李先辉眼前的第一个难题就是:如何实现标准化、规模化生产?“要想解决这个难题,就必须想办法把挂面生产搬进室内。”李先辉聘请当地最有名的挂面师傅们一起研发,尝试各种解决方法,终于在2016年底,带领团队,自主研发出了一套室内制作手工挂面的方法,解决了室内烘干、恒温等问题,并于当年拿到了生产许可,实现了规模化、标准化生产的华丽转身,日均可生产一万五千斤干面。
大山里的手工挂面“日销千单”
虽然制作工艺在不断改进、优化,但李先辉始终坚持采用当地制作手工挂面的传统工艺精髓。首先,面粉要自然恒温发酵,整个过程不添加酵母粉,使得面粉中的蛋白质和淀粉都受到很好的保护。其次,面粉要经过五次发酵,让面、水、盐充分融合、吸收,这样不仅可以让面条最大程度舒展,也确保了产品的口感和营养。
和面、揉面、切面、盘条、绕条、上筷、上架、拉面、晾面……李先辉介绍,他们生产的手工挂面前后有18道生产工序,历经20多个小时精制而成,确保产品的口感和营养价值。此外,李先辉还建立了生产安全监控机制,实时监测产品生产流程的每一环节,搭建了挂面食品安全追溯系统,实现“一品一码”。通过一系列措施,让手工挂面生产通过了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2017年,李先辉尝试拓展线上市场,在新电商平台拼多多开设店铺后,原味手工挂面销售火爆,成为“网红爆款”产品。销售旺季时,甚至能实现“日销千单”。
随着先徽手工挂面的销量和品牌影响力越来越大,2020年,金寨手工挂面制作技艺被列入“六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2021年,先徽手工挂面成功申报“安徽老字号”。李先辉本人也凭借手工挂面,从曾经的小镇青年,成为了金寨当地的创业明星,先后荣获“全国乡村振兴青年先锋”“安徽省乡村振兴青年先锋”等荣誉称号。
金寨手工挂面出圈卖向全国
在李先辉的不懈努力和电商平台的加持下,近年来,李先辉的公司进入了发展快车道。目前,公司年产值已经突破了一亿元。致富不忘邻里,李先辉还积极践行企业家的社会责任与担当,通过就业帮扶、电商培训、电商+基地(合作社)+贫困户等模式,带动乡亲们发展电商致富,助力了当地的乡村振兴。
李先辉说,电商平台让手工挂面卖得更远,品牌影响力也更大了,这给了他继续做大做强的信心。今年,公司的手工挂面还成功入选了拼多多平台“寻鲜中国-多多好农货”。接下来,他会进一步将重心向线上倾斜。除了手工挂面,他还准备将金寨当地的茶叶、金寨腊味等土特产,打造成区域特色品牌,通过电商平台销往全国。
作为知名的农产品上行平台,拼多多于2022年发起“寻鲜中国-多多好农货”项目,通过专区推介、地标宣传、尝鲜直播等方式,以“农地云拼”实现“产消直连”,向平台数亿消费者介绍各地的“好农货”,助力优质农产品上行,提升农产品品牌价值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