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云南丽江,一个以鸟为图腾的家族,姓“nià”,由于信息系统中无法输入和显示,给村民带来了种种不便,只能改姓“鸭”。4月21日,话题“因姓氏太罕见全村集体改姓鸭”登上微博热搜,阅读量达1.4亿。21日晚,记者采访到两位“鸭”姓村民,对方表示情况属实。(4月23日《扬子晚报》)
全村人用了上千年的姓,结果到了21世纪的数字化时代,只因为相关部门的信息系统中无法输入和显示,全村人只好改姓“鸭”。否则,将寸步难行,很多业务无法办理。这俨然是数字化时代的一大笑话,数字化已然变成为难老百姓和逼人改姓名的一种工具。
实际上,居民姓名中因含有冷僻字而上不了户口、办不了业务现象由来已久,也引起了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早在2016年7月,公安部召集工信部、人社部、人民银行、中国民用航空局、中国铁路总公司等7个部委有关业务主管部门,推动姓名中含有冷僻字身份证,在各用证部门特别是基层窗口单位全面正常使用。然而,将近十年过去,却仍然发生全村人改姓“鸭”这种荒唐事,这表明有些公权部门时至今日没有升级信息系统,才致使一些在户口簿上可以打印出来的生僻字无法输入和显示,才逼得老百姓只能更改自己的姓名,这实际上是数字化时代的一种懒政。面对居民姓名中含有生僻字情况,公共服务部门需要做的是满足和适应居民的这种正当需求,而不是逼老百姓改姓名。
科技让生活更美好,而不是为难人。数字化时代,生僻字不该成为居民办理公共事务的“拦路虎”,不该发生全村人改姓“鸭”这种荒唐事。金融、教育等公共服务部门应当打破信息孤岛,及时同步更新升级信息系统,让每一个被《通用规范汉字表》收录汉字都可以输入和显示,让更多生僻字被不同部门信息系统兼容,彻底终结姓名中含有生僻字而不能办理业务的现象,这才是数字化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