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春季学期刚开学不久,成都市民张女士趁着一个周末的时间,带着儿子到一家眼科医院检查视力。结果让张女士难过了好半天:才上二年级的儿子近视了,一只眼睛50度,两只眼睛都出现了散光。不久前,教育部印发了《2023年全国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重点工作计划》明确提出,要将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总体近视率和体质健康状况纳入政府绩效考核。(4月14日《中国青年报》)
近视低龄化是一个可感知的现实,究其原因不外乎以下几点:一是户外运动严重不足,很多家庭对此并不重视;二是长时间用眼。虽然“双减”政策持续推进,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再加上家长观念尚未完全改变,孩子的学业负担依然处于较重的状态;三是过早过长时间接触电子产品。在信息时代,电子产品对孩子们用眼的伤害,也是完全可以窥见的事实。这般现实下,如何守护好青少年的眼睛便成为社会共同关注的话题。要解决好这一问题,需要打好“组合拳”。
家庭是防控青少年近视的第一道防线。对家长来说,要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不要被一些社会上的焦虑情绪所左右。比如,在很多家长的价值观里,都会认为“上名校”比“800度近视”更重要,近视只是小问题,戴眼镜或做手术就可解决。在这般错误观念的指引下,近视低龄化的问题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
学校是防控近视的主战场。一方面,要抓好“双减”政策的落实落地,真切地减轻孩子们的学业负担。另一方面,也要推动孩子们走出教室,尽可能地让孩子们有足够的户外活动,同时做好必要的防范,如强化科学的读写姿势、做好眼保健操等。
科学技术助力是积极的尝试。对于近视防范,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而是一项持久战。从国家层面来说,应加大近视发生机制和有效防控方法的研究,可以设立近视研究的全国重点实验室等,加大对防控方法、器具和药品的研究和投入,研发出更加有效的近视防控方法、设备和药品。
近视防范事关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有鉴于此,预防青少年近视就应积极打好“组合拳”,多措并举去解决这一现实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