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运站正在消失,虽然会有不少人惋惜,但它背后的经济含义,估计没几个人看懂。先说事实啊,客运站关停的公告,这两年是真的铺天盖地。武汉新建最大客运站,不到三年关门大吉,北京10个客运站计划只留两个,广州更是一年减少十来家。即便一些客运站幸存下来了,平时坐车的人可能还没停着的车多。
但你别看客运站变成现在这样,想当年,它也是非常辉煌的。客运站,承担的主要是中短途行程,2000年之前,无论是出门打工,还是做点买卖,从阜新去沈阳、从诸暨去杭州、从福鼎去温州,别说去个省城,哪怕只是去个县城,可能都是个改变命运的大事。
那长途一点的,一般就是北方南下到广州,也是能坐一天一夜的客车,就到了花花世界的广州,一车一车的年轻人,就这样,从故乡被拉到改革开放的最前沿。
但到了最近十年,客运站怕是真笑不出来了,客运量在2012年达峰之后(355.7亿人次),每年都在降,前两年更是来了波“脚踝斩”,客运量仅剩巅峰时期的七分之一。
原因,想必很多人都知道,一方面是私家车变多了。然后顺风车、拼车业务再一多起来,客运就受到了不小的冲击。 但更猛烈的冲击,还是来自性价比极高的铁路,光高铁里程,近十年,就翻了4倍。京津冀铁路开通之后,天津到北京的汽车客运量,只剩原来30%。渝万高铁通了之后,梁平到重庆的客运量,就从每天两千多人直接降到了两百多,剩了10%。
国家发改委综合运输研究所城市交通中心主任程世东指出:“原来公路客运中长距离出行的需求,比如从省会到地级市,或从一个地级市到另外一个地级市,被高铁逐步抢占;而从地级市到县或者从县到乡镇这些100多公里以内的出行需求,则被私家车或顺风车挤占。”
国家发改委今年提出,“十四五”时期,高铁网将基本覆盖50万人口以上城市,这意味着不仅地级市,未来越来越多人口大县也将逐步通高铁。
目前,客运行业主要客群已经逐步下沉到县域之间的客流,如果这部分客源也逐步被高铁挤占,未来城市客运站是否会逐步消失?
程世东认为,“即使如欧美发达国家的汽车普及率,城市客运依然有其生存空间。我国城市的客运,未来虽然不可能再与鼎盛时期相提并论,但依然有特定的生存空间。”
在他看来,在现行市场之下,城市客运还需要在多方面调整,才能稳定需求客源,客运“公交化”就是其中的方向之一。
“传统的客运,将旅客集中到汽车站里,必须按照规则进站买票,大大增加了旅客的出行时间。‘公交化’运营之后,购票的话,能不能网上买直接上车,或者像公交那样刷卡?在出发城市,能否多设几个上下车站点,能否紧邻高铁站设置下车站点?另外,‘公交化’以后,下车站不一定只到县城的客运站,沿途较大的村镇或县城中某个便利的公交站点都可成为站点。”
此外,定制客运成为不少相关企业探索的新模式。比如早在2020年,成都东站就引进定制客运,让客运企业开通7座以上小型客车,根据旅客需求通过平台软件进行网络预约,点对点服务。
2021年1月,大同新南客运站也推出定制客运,旅客通过“智行山西”微信公众号提前下单预约选择乘车地点,无需进站,即可享受上门接送服务。
2022年8月,交通运输部发布的《班车客运定制服务操作指南》中也明确,可基于已经取得经营许可的道路客运班线,开展定制客运。 据《企业观察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