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2两、包装2斤” 背后有啥猫腻?
OPEC减产 将“点燃”油价?
3上一篇 2023年4月4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OPEC减产 将“点燃”油价?

 

4月2日晚,多个产油国突然宣布将实施自愿减产石油计划,持续时间从5月份持续到2023年底。突如其来的联合减产为近来因银行业危机陷入萎靡的油市注入强心剂,4月3日果不其然,亚洲盘时原油价格大涨。截至发稿,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涨5.94%,报84.69美元/桶;WTI原油期货价格涨5.99%,报80.20美元/桶。

石油输出国组织(下称OPEC)“带头大哥”沙特阿拉伯的减产力度最大。沙特能源部公告称,将在OPEC+《合作宣言》框架下与一些OPEC和非OPEC国家协作,从5月至年底每天自愿减产50万桶。此次自愿减产是对2022年10月5日第33届OPEC和非OPEC部长级会议减产决定的补充。沙特能源部官员强调,“这是一项旨在支持石油市场稳定的预防措施。”

当天,俄罗斯副总理诺瓦克宣布将此前承诺的3~6月自愿减产延续到年底。前后脚宣布自愿减产的还包括伊拉克(21.1万桶/日)、阿联酋(14.4万桶/日)、科威特(12.8万桶/日)、哈萨克斯坦(7.8万桶/日)、阿尔及利亚(4.8万桶/日)、阿曼(4万桶/日)。至此,上述产油国的合计自愿减产量接近165万桶/日。

在力挺油市、支撑油价的目标面前,石油生产国们再次彰显出高度的团结。

自从去年12月决定维持10月份作出的减产200万桶/日的措施后,OPEC今年以来采取了保守立场——在进一步明确中国这个全球最大石油进口国的需求回暖进度及俄罗斯石油供应受制裁后的市场影响之前,该组织无意改变既定的产量计划。即便在美欧银行危机拖累布伦特油价大跌至70美元/桶关口之际,OPEC+仍选择按兵不动。但在油价回升至80美元/桶之后,一系列自愿减产突袭市场。

沙特带头协同减产可能会再次加剧该国与另一产油大国美国之间的紧张关系。

去年10月,OPEC宣布减产挺价曾令美国十分不满:会前,美国敦促OPEC成员国不要继续减产。会后,白宫表示“失望”,指责OPEC此举相当于和俄罗斯结盟。美国总统拜登警告,沙特做法“必有后果”。

彼时,沙特外交部在一份详尽且罕见的官方声明中为OPEC减产辩护。这个全球最大产油国之一和最大石油出口国说,减产协议绝非在地缘政治冲突中“选边站队”,而是基于石油市场现状、由全体OPEC成员国一致同意的决定。就美方指责沙特支持大幅减产是“站队”俄罗斯的说法,沙特外交部表示“完全反对”,坚称这一决定“纯粹出于经济考虑”。

如今,美国总统拜登手中能用以反制OPEC、争夺全球石油市场主导权的牌比去年更少。自从其推动执行史上最大规模战略石油储备(SPR)释放计划之后,美国战略石油储备库存现已降至1983年以来的最低水平。

白宫回应,产油国周日宣布的减产举措是不明智的,鉴于市场的不确定性,美国认为当前减产不可取。           澎湃新闻

 
3上一篇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