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右任与书法长卷《满江红》
邓华上将的红军大学毕业证书
下一篇4 2023年3月2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于右任与书法长卷《满江红》

郑学富
 

影片《满江红》火爆今年春节档电影市场,近代史上,国民党元老于右任曾多次书写岳飞的《满江红》,气势如虹。他赠李宗仁的书法长卷《满江红》除笔法圆润厚实、间架舒朗外,还包含了他本人对国共和谈、建立新中国的期待。

于右任的书法造诣

作为曾经为中国民主革命和国共两党的合作作出了积极贡献的伟大爱国者,于右任在书法方面,也享有“近代书圣”和“当代草圣”的美誉。

于右任的书法成就源于天赋学养。其自少时即饱读四书五经,熟谙文史,深受中国传统文化洗礼。他曾以第一名成绩考入县学,成为秀才。与吴宓、张季鸾并称为“关学”余脉。1898年,参加岁试,又以第一名成绩补廪膳生,被陕西提督学政叶尔恺誉为“西北奇才”,可见其传统文化积淀之深,诗文学养之厚,时人亦重之。

于右任的书法笔力雄健,笔法丰富,骨干平正,稳中求险。其最大的贡献和成就在于“引碑入草”。他把碑学书体的笔意和审美融入到草书中来,创作出一种全新的书法美学形态,并取得了极高成就,在中国书法史上具有开宗立派的意义。他在总结前人章草、今草、狂草三种草书的基础上,本着“易识、易写、准确、美丽”的原则,融合了魏碑特征,书法线条综合了犀利、柔韧、潇洒、遒劲等多种审美元素,既保持了草书的潇洒灵动,又兼具了碑学书法的圆劲刚健,创作出一种全新的书法美学形态,被称作“于体”或“标准草书”,让草书既保持了艺术价值,又兼具了实用价值。现代著名书画家、书法理论家刘延涛评价说:“《标准草书》发千余年不传之秘,为过去草书作一总结账,为将来文字开一新道路,其影响当尤为广大悠久!”现代著名作家、学者林语堂说:“当代书法家中,当推监察院长于右任的人品、书品为最好模范,于院长获有今日的地位,也半赖于其书法的成名。”

1948年5月,于右任参加国民政府副总统竞选。选举前,为了让代表了解自己的思想和打算,于右任每天在屋内摆一书桌,置文房四宝笔、墨、纸、砚,凡代表即送“为万世开太平”条幅。于右任靠一支笔、一张纸,待在家中竞选。有人劝他要出去走动,找财团借款活动,可于右任一一谢绝。于右任的老友冯自由感慨地说:“右老身无分文,凭人格声望、笔墨竞选,这能成功吗?纸弹根本敌不过银钱,这社会政治腐败,靠金钱、美女、红酒、车子拉票,于老怎能不失败呢?这失败原因全是我们这些人昧于世情造成的。”

于右任虽然没有选上副总统,但其清贫、廉洁、清正、儒雅、豁达的形象却给人们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做人典范。

手书《满江红》赠李宗仁

南宋抗金名将岳飞词作《满江红(怒发冲冠)》,至今仍激励着中华儿女的爱国心。于右任一生多次书写岳飞的《满江红》。

于右任这幅《满江红》书法作品纵31厘米,横240厘米,款署:李代总统德公正之,于右任。钤印“关中于氏”。左下盖有两方收藏印:李宗仁印,德邻。于右任手书《满江红》相赠李宗仁,也许含有对这位抗日名将的赞许和期待之意。1938年春,李宗仁率领军队浴血奋战、奋勇抗敌,取得了震惊中外的台儿庄大捷,他也因此而扬名中外。

这幅作品书写的时间是李宗仁任中华民国代总统期间。这一时期,于右任与李宗仁曾有过两次密切交集,有赠送书法作品的机会。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之后,国民党精锐主力部队大部被歼,国民党统治面临覆灭命运,蒋介石被迫于1949年1月宣布下野,李宗仁就任中华民国代总统。于右任曾当面向下野的蒋介石提出释放张学良、杨虎城两位将军。

据《李宗仁回忆录》记载:1949年1月21日上午,蒋介石召集在南京的党政军高级人员百余人,在其官邸举行紧急会议。蒋介石作宣布下野讲话后,就走向门外。这时于右任忽然老态龙钟地追上去,口里喊着:“总统!总统!”蒋先生稍停问何事。于右任说:“为和谈方便起见,可否呈请总统在离京之前,下个手令把张学良、杨虎城放出来?”蒋先生只把手向后一撒说:“你找德邻办去!”说毕,便加快脚步走了。

后来,于右任不断催促李宗仁,他终以代总统的身份下令释放张、杨,但遭到看守张、杨的军统特务拒绝,他们声称必须有蒋总裁的手令才能放人。这幅作品也有可能是于右任找李宗仁督促释放张、杨时所赠。在李宗仁任代总统期间,时任监察院院长的于右任不满蒋介石的独裁和幕后操纵,在李宗仁和孙科的府院之争中支持李而留在南京,并支持国共和谈。1949年4月国共和谈时,李宗仁邀请于右任为指导委员会成员,二人亲自前往机场为谈判代表张治中等人送行。

身居台湾“望大陆”

1949年11月29日,他被国民政府最高当局胁迫从重庆飞抵台北,而且还美其名曰“护送”。这位71岁的古稀老人,从机窗俯视祖国大地的锦绣河山,触景生情,有感而发,赋五律《渝台机中》一首:“粤北万山苍,重经新战场。白云片片飞,野水接茫茫。天意仰人意,他乡似故乡。高空莫回首,雷雨袭衡阳。”

在台湾时期,于右任的爱国思想并不只是停留在对亲人和故乡的怀念,而是上升到急切盼望祖国河山早日重归统一。1958年,他在补经颐渊、陈树人、何香凝合作的《岁寒三友图遗字》一诗中写道:“破碎河山容再造,凋零师友记同游。中山陵树年年老,扫墓于郎已白头。”此诗一经发表,盛传海内外,《人民日报》转载并加按语,何香凝、林伯渠、朱蕴山等都有和诗。

1962年,83岁的于右任重病缠身,自知不久于人世。他在1月12日的日记中写道:“我百年后,愿葬玉山或阿里山树木多的高处,山要高者,树要大者,可以时时望大陆。”1月24日,他又在日记本中写下了感情真挚、令人怆然涕下的诗作《望大陆》:“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之殇!”

1964年11月10日,于右任病逝于台北。当时台湾的媒体曾以“三十功名风两袖,一生珍藏纸几张”为题做了报道,赞誉于右任高风亮节、清廉洁贫。    据《人民政协报》

 
下一篇4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