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荨麻疹隔几天就犯,该看中医还是西医,去哪家医院好”“父母三天两头就要去医院,我和老公在外地有心无力”……近年来,现实需求催生出陪人看病、替人取药、帮人问诊的陪诊师职业。一方掏钱买服务,一方收钱来帮忙,本是两全其美的事,但记者在采访时发现,陪诊行业存在难以获取信任、资质监管欠缺、陪诊师与患者之间边界难以把握等问题。(3月27日《工人日报》)
去医院看病,或许是大部分人心理最脆弱的时候。无论是自己生病,或是家人生病,就医的过程总是一面充斥着对来自疾病本身的痛苦和焦虑,另一面又不得不在熙熙攘攘的医院里完成挂号、排队、就诊、检查、取药等等一系列耗时耗力的操作。于是,“陪诊”顺应社会需求进入人们的视线。
社会分工导致职业细化,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对于有需求者来说,也确实是一件好事。不过,陪诊服务有其特殊性,目前还没有进入正式的“职业目录”。陪诊看似没有什么门槛,但需要一定的专业能力,专业的事就应该交由专业的人来做。同时,这是与人打交道的职业,更需要从业者具有职业精神和敬业意识。
陪诊不仅仅是排队挂号、帮忙拿药、陪着看病这么简单,陪诊提供的是个性化的专业服务,因为顾客的需求是多种多样的。陪诊接触的都是需要照顾的人,如果不投入感情是不可能做好的,只有去用心关注客户的需求,带着感情去工作,满足个性化的需求才能让顾客满意。
职业陪诊师的客户需求千变万化,这个职业看上去简单却又不简单。尤其是职业陪诊既涉及患者生命健康,也关乎患者的隐私信息、财产安全、心理辅导、人际信任等诸多方面,不可小觑。
当务之急,是对“陪诊”服务的供给方进行合规审查,防止各种“医托”借着“陪诊”的名义行骗。一方面,有关部门或相关的行业协会、民间组织不妨制定“职业陪诊”的标准规范,界定陪诊的内容,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推动这一新出现的职业健康有序发展。另一方面,医疗机构也应当在就诊流程等方面持续优化,提升就诊者特别是老年人、外地患者的就医体验。普惠性的公共服务与个性化的职业陪诊相互补充,抚慰民众身心,缺乏陪护、独自看病的“终极孤独”方可逐步化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