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宽35岁考公限制只是第一步
人到中年,别把日子过反了
一半一半,就是圆满
遏制“电媒捕鸟”需要多方合力
“邻里学长”是一种温暖的守望
下一篇4 2023年2月22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放宽35岁考公限制只是第一步

丁雪辉
跳龙门 王恒/漫画
 

近年来,公务员考试持续升温。备受舆论关注的报考公务员“35岁及以下”年龄门槛限制,今年多地有了变化。据不完全统计,近些年已有约10个省份将部分岗位年龄调整为40周岁以下。(2月21日上观新闻)

放宽35岁考公限制,从法律和现实意义上讲,都很有必要。虽然多年来,35岁一直是考公的“一道坎”,但实际上并没有任何法律规定35岁以上不能考公。所以,以35岁做“分水岭”没有法律依据。从现实情况看,很多私企也参照35岁的规定进行招聘,让超过35岁者求职无门。作为引领社会风尚的公务机关,更有必要打破35岁“门槛”。

此情此景下,10省份放宽考公年龄限制,将部分岗位年龄调整到40周岁以下,无疑迈出了消除就业歧视的关键一步。

其实,考公年龄之所以要进行35岁或者40岁之类的上限规定,有其合理性,这主要是从年龄太大不利于开展工作考虑的。比如一个20多岁的年轻人考公成功,历练一番正好步入中年,可以充分发挥作用。相反,在干部年轻化的今天,一个40岁左右的中年人进入体制,很快就可能面临职业上升的“天花板”,于个人和事业都是不利的。

但正所谓“法无规定即可为”,既然法律没有禁止35岁以上者报考公务员,这个权利任何人就都不能去剥夺。当然,每一个大龄报考者都必须想明白,公职人员的培养也有一定的规律,年龄偏大实际上在起跑线上就有些落后,如果有更好的选择也不必“一条路跑到黑”。

于相关管理部门而言,放宽考公年龄限制已是大势所趋。未雨绸缪,完善大龄入职者的考核、培养、退出机制尤显必要。如何让大龄的新公务员们迅速地适应岗位、发挥潜力,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最大统一,每个用人单位都需要深思。同时,对于不适合岗位的大龄入职者,如何启动退出机制及时清退,更值得思考。

总而言之,放宽35岁考公限制迈出了很好的一步,但也只是第一步。彻底取消考公年龄限制、完善大龄入职者的培训、考核、退出机制,让每个考公成功者都能发挥出最大潜能,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

 
下一篇4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