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大地震摧残 两河文明宝藏
2023年2月1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土耳其大地震摧残 两河文明宝藏

社交媒体上关于加济安泰普古堡坍塌的照片。
 

土耳其东南部日前发生的两次7.8级强震,导致土耳其与邻国叙利亚出现大量人员伤亡。与此同时,在邻近震中的土耳其第六大城市加济安泰普,很多古迹受到了严重损坏。放眼土耳其全国,则有超过6200座建筑物在地震中倒塌。

因为这场大地震,很多人第一次知道了“加济安泰普”这个名字。对于中国游客来说,加济安泰普的知名度不如伊斯坦布尔、卡帕多奇亚、棉花堡等热门旅游地,但却有后几者难以匹敌的悠久历史。加济安泰普位于两河流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城市之一,建城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000多年。在一个“世界十大最古老城市”的评比中,加济安泰普的名字与叙利亚的大马士革、中国的西安排在一起。但在此次地震中,从加济安泰普到加济安泰普周边的尚勒乌尔法、迪亚巴克尔、马尔丁等土耳其城市,以及叙利亚阿勒颇等地,大量古迹也危在旦夕。

地标古堡受损严重

根据媒体发布的图片,作为当地标志性古迹的加济安泰普古堡严重损毁,其东侧、南侧和东南侧都出现了大面积坍塌,大量石块砸坏了金属围栏,滚落到了山下广场上,堡体也出现了裂缝。

古堡还承载着加济安泰普的厚重历史。波斯人、亚历山大大帝、罗马人、拜占庭人和阿拉伯人都曾经统治过这里,古堡也因此留下了各种岁月痕迹。它的前身是一个赫梯帝国时期的军事瞭望台。在公元2、3世纪,罗马人将它扩展成为了一个规模宏大的堡垒。到了6世纪,拜占庭帝国查士丁尼大帝修复古罗马的防御工事,古堡也得到了修复和扩建。在突厥人建立的塞尔柱帝国兴起后,12、13世纪,这座古堡又被大规模重建。

在老城区徒步时,这个古堡无处不在,一抬头就能看到它醒目的身影。城堡周围是老城区古老的街道、众多的咖啡馆和餐馆,有的咖啡馆甚至就建在岩洞里,颇具特色。当地有浓郁的咖啡文化,人们会在咖啡馆或躺或坐,只花相当于几元人民币的价格,就能享受一杯醇厚的土耳其咖啡。更远一些的地方,是铜匠集市,这里陈列着琳琅满目的工艺品和香料,敲击声不停。古堡与周围环境一起,营造出一种迷人的悠闲氛围。

周边古城的潜在危机

加济安泰普所在区域属于“新月地带”,这里是人类文明最早的发源地之一,也是古代农业的摇篮,欣欣向荣的农业孕育和滋养了两河文明。时至今日,加济安泰普周边还分布着尚勒乌尔法、马尔丁、迪亚巴克尔等历史同样悠久的城市。尚勒乌尔法有土耳其最大的博物馆建筑群,其中的考古博物馆收藏着世界最多的新石器时代馆藏文物。笔者在这里就看到了目前为止已知最早的人型石雕。

在距尚勒乌尔法30多公里的巴勒克河畔,还有一个叫哈兰的古村庄。这里是地球上最古老的居住地之一,可以看到人类民居最原始的状态。地震发生后,一个去过那里的驴友朋友忧心忡忡,生怕这个美好的村庄因地震而坍塌。

尚勒乌尔法还有一个著名景点,就是距城市10公里、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哥贝克力石阵(G·beklitepe)——它有一万两千年历史,年代比英国的巨石阵早九千年,因此被称为“历史的零点”。此次土耳其地震发生次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与合作伙伴一起对地震破坏进行了初步调查。在随后的声明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表达了对哥贝克力石阵及相距不远的内姆鲁特山、阿斯兰特佩土丘等遗产可能被地震波及的担心。

据叙利亚媒体报道,此次强震已导致叙利亚阿勒颇、哈马、塔尔图斯等多地文物古迹遭到严重破坏。从地图上看,哈马到加济安泰普的距离,比尚勒乌尔法到加济安泰普的距离远得多。

一个已经确认受到严重破坏的世界文化遗产,是迪亚巴克尔要塞和赫夫塞尔花园文化景观。它是一个古建筑群,其中包括一段5.8公里长、保护良好的古罗马城墙,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其描述为“罗马、萨珊、拜占庭、伊斯兰和奥斯曼时期的重要中心”。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表示,地震发生后,位于这里的几座建筑物已经倒塌。

土耳其与叙利亚接壤的边城马尔丁也震感明显,游客纷纷逃离。马尔丁是一个依山而建的石头城,公元5世纪就已经存在。这里的民居、店铺、博物馆、清真寺和教堂都是石头建筑,整座城市就是石头筑就的博物馆,呈现出一片石头的土黄色。

脆弱的石头建筑

笔者在土耳其东南部旅行时发现,这里的古建筑基本都是石结构或砖石结构。这就带来了一个问题——这类建筑的抗震性差,很难抵御高强度地震。

而中国、日本等地传统的木建筑抗震性要好得多。一位国内的文保专业工作者观摩过木建筑抗震模拟实验。他表示,中国传统木建筑结构方式是榫卯式,榫卯的连接方式是从上到下的。地震波有横波也有纵波,而横波才是造成建筑物破坏的主要原因,所以“只要不是上下剧烈震动,木建筑就不会散架”。如果木建筑因地震出现倾斜,事后将其打牮拨正即可。

在谈及加济安泰普古堡等土耳其古迹的震后修复时,曾参与修复柬埔寨吴哥古迹修复的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高级工程师顾军表示,如果石质古迹出现坍塌或局部垮塌、石构件破碎,在古建筑维修时,可以使用粘接材料修复破损构件,对石构件缺损的部分可以用新石料修补,再将这些石构件重新砌筑,对破碎严重、无法使用的石构件,可以用新石料加工补配。

“吴哥的石头具有唯一性,之前是把不同大小的石头拼好后再在上面雕刻的,每块石头的纹饰花样都不一样,修复时必须严格一一对应,不能把这里的一块石头挪到那里。”顾军认为,相比之下,在修复加济安泰普这类城堡时,除一些特殊构件外,不需要严格对应每块石头的位置,修复会容易一些。

“只要这个石建筑体量适中,构件都散落在周边,还有相关图纸、照片等资料,修复的可能性是很高的。”顾军称。

据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已表示,将向叙利亚和土耳其受损的世界遗产地提供援助。此外,该组织正在编制一份详细的地震受损清单,从而帮助迅速保护这些珍贵遗址。 据 《中国新闻周刊》 陈默/文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