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值卡不能成了“贬值卡”
返岗稳就业,抢抓“开门红”
改变一个人的不是大道理而是小习惯
春天来了,愿所有美好如期而至
电子烟“换马甲”,监管不能“睁眼瞎”
下一篇4 2023年2月6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储值卡不能成了“贬值卡”

戴先任
套路 王恒/漫画
 

近年来,许多商家都推出了储值卡,如美容美发店、餐饮店等充值类会员卡等。然而,记者调查发现,这类储值卡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暴露出诸多问题,有的商家设置了支付限制,导致消费者有卡却买不了想买的商品,有的消费者办卡后遭遇退卡难、退款难等情况。(2月4日《法治日报》)

预付卡消费模式本身并非坏事,对商家来说,通过推出储值卡,有利于提高消费者黏性,也有利于资金回笼,利益套现。而对于消费者来说,通过交纳预付费,能够享受到“VIP服务”,消费也更为优惠。这本应能够带来消费者与商家的“双赢”,但一些商家推出储值卡却是机关算尽,只想“吃独食”,利用储值卡算计消费者。

储值卡不能只是商家的“摇钱树”,也应该成为消费者的“储钱罐”。商家对消费者进行消费限制,给交易者设置障碍,这已然侵犯了消费者的公平交易权和自主选择权。如果双方事先没有对预付卡的使用方式和范围作出限制,事后却对消费者进行支付限制,这还构成了合同违约。如果储值卡支付比其他支付方式要花更多的钱,也涉嫌侵犯消费者的公平交易权,涉嫌对储值卡持卡人的消费歧视。

要遏制储值卡消费乱象,监管必须要跟上,不能让储值卡消费仍处于监管盲区。对储值卡消费要戴上“紧箍”,筑牢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法治防线。另外,消费者维权难度大、成本高,甚至可能“赢了官司却拿不回钱”,这些也是储值卡消费乱象难以遏制的原因所在。所以,要遏制储值卡消费乱象,还要畅通消费者的维权渠道,降低消费者的维权成本,增强消费者与商家的“博弈能力”。还要建立健全监管机制,比如有必要设立退费机制,监管部门对商家付费缴付和使用进行限制等等。

储值卡不能成了“贬值卡”。激活“监管关卡”才能让储值卡消费不再“卡”。

 
下一篇4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