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日,胡某宇事件新闻发布会在江西上饶铅山县召开。会上公开了胡某宇录音笔内容的部分摘录,通报称,录音内容未发现人为的合成剪辑,其中两条内容清晰体现了自杀意愿。(《市场星报》今日11版)
胡某宇事件终于水落石出,人们在感到痛惜的同时,也应该进一步反思我们的教育存在的问题。胡某宇存在学习障碍、失眠、精力不集中、性格内向、无力无助、食欲减退等严重心理、生理问题,但可惜的是没有引起足够重视。
毋庸讳言,近些年,尽管教育评价在不断探索多元化,而提倡素质教育、遏制应试教育的呼声也从未间断,但是部分地方教育的现状依然是成绩至上。成绩不行,就容易被教育者忽略,就容易成为边缘人,在班级中无足轻重,在此语境之下,学生就容易产生挫败感、失败感,对于人生也就感到“毫无意义”。
此外,许多学校忙于抓成绩,对于珍爱生命的教育也忽略了。在排名次、升学率、末位淘汰等等重压之下,教师向学生转嫁压力,致使学生学习压力剧增,睡眠质量下降,再加之一些学校很少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学生成为学习的机器、考试的道具,没有一丝青春的影子,没有一点活跃的气氛,没有一毫生命的激情,最终身心俱疲,连生存的兴趣也逐渐耗尽。
从新闻来看,胡某宇同学的身心状况不佳,学习障碍、失眠、心理问题突出已经不是一天半天,假如学校与家庭早一点关注其心理问题,早一点对负面心理进行排解疏通,或许就不会发生轻生的悲剧。
青春是美好的,青春的快乐岂能让无休止的成绩排名与教育内卷来抹杀!青春年华应该是丰富多彩的,即便学生成绩不好,其人生价值也应该在其他方面得以体现,不能仅仅因为成绩不好就被边缘化,就令其产生挫败感、失败感。显然,进一步改革评价机制,还学生充足的睡眠、健康的身心状态、快乐的青春年华,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