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好老人是这个冬天的重中之重
幸福,就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
活得清醒的人,总能保持冷静
年夜饭“一桌难求”,还须服务“宾至如归”
管“野冰场”要像管“野游”一样
3上一篇 2023年1月1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管“野冰场”要像管“野游”一样

王军荣
 

近日,吉林省通化市一名5岁男童和家人在河流上的“野冰场”玩耍时,不慎坠入冰窟窿溺亡,引起社会广泛关注。记者根据公开信息梳理发现,近一个月内,全国多地发生因滑“野冰”导致的伤亡事件。对此,消防部门提醒,禁止滑“野冰”等危险行为,市民应前往正规冰场游玩。(1月17日《法治日报》)

根据相关规定,当冰层厚度大于等于15厘米时,冰层承载能力才能满足成年人上冰,露天冰场的冰层也需要达到15厘米才能对外开放。冰面的承重能力用肉眼是无法观察到的,在冰面上嬉戏存在很多风险。“野冰场”不同于正规冰场,安全无法保障,一旦出事,往往要付出生命的代价。

近年来,因为“野游”而失掉生命的安全事故一年比一年少,这得益于职能部门管理有方。管“野冰场”要像管“野游”一样,千方百计杜绝任何形式的“安全漏洞”。

“野冰场”之所以热闹非凡,一方面是因为免费,不用付钱。另一方面,一些社交平台和短视频平台的网络博主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他们将这些暗藏危险的冰面用“绝美”“免费”“出片”等诱人的词汇进行包装,吸引一拨拨爱好者慕名前往,有关“野冰场”的话题甚至超过千万播放量。网络博主赚取的是流量,再加上取证难,无法证明推荐和受到意外伤害之间有因果关系。

法律惩罚难度大,这也使得这些网络博主和网络平台有恃无恐。

“野冰场”的治理一直在路上。当下,对于“野冰场”,有关部门发布了安全风险提示。对于公园、景区内的河道形成的“野冰场”,公园或景区的经营主体也作了安全管理和提醒。一些“野冰场”也设置了警示牌、配备巡逻人员,发现滑冰者及时制止。即便是如此,也很难做到万无一失,关键的一点还是在于要提高安全意识,对自己的生命安全负责,否则,等到生命凋谢,后悔就来不及了。“野冰场”事关生命安全,不能有任何的轻视思想,必须下功夫管理好。

 
3上一篇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